注册/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专家论坛
最新成果
实用技术
典型经验
蚕业文化
数字期刊
企业之窗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有国际组织资助 菲律宾内格罗斯省呼吁农民投入蚕茧生产
有国际组织资助 菲律宾内格罗斯省呼吁农民投入蚕茧生产
来源: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08-08-01 | 阅读次数:1067次
当菲律宾内格罗斯省西部的蔗农有些恐惧糖厂淡季开始的时候,事实上,有另一个产业需要更多的工人来加入。
工精文国际组织(Oisca)和其成立的专业培训组织(OBTC)的培训总协调员Thelma Watanabe说为满足丝绸在当地甚至世界各地的需求,需要鼓励更多的农民进入蚕茧生产。
“事实上,内格罗斯的丝绸具有相当高的品位,使得这一行业不仅对于当地农民甚至邻省及周边列岛的农民都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她补充说。
上周二,国际工精文组织的主任Watanabe和丈夫Shigemi邀请日本驻菲律宾大使Makoto Katsura首次参观了家蚕产品和缫丝中心,这个由菲律宾总统阿罗约投资的中心坐落在占地面积达26公顷的国际工精文组织园区内,从2004年开始建造,2006年建成投产。
Watanabe说,自从在1989年工精文组织国际蚕业项目开展,在穆尔西亚镇大约有2公顷的桑树种植,国际工精文组织内格罗斯的丝绸产业还有漫漫长路要走。
“从少数50来个农民培养大约20公顷的桑树种植开始,如今农民数量已260名左右,他们兢兢业业地从事于高品位的蚕茧生产,种植桑树面积不少于170公顷。”她说。
从1993~1996年,经过日本蚕茧检验中心抽验,在穆尔西亚,初步的蚕茧生产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为吸引附近直辖市有更多的农民投入到蚕茧生产和促成具有年处理100吨新鲜蚕茧能力的一家缫丝厂在勃库市国际工精文组织最终建立的计划铺平了道路。
Watanabe说,工精文国际的丝绸生产已享有很好的市场价值。“现在国际工精文组织的实际产量只有每年从大约30吨的新鲜蚕茧中缫出的3吨纱线,者的产量甚至不能满足当地市场。
“丝绸一直以来都享有很高的市场价值。现在人们听说菲律宾丝绸很有市场,可以创造很多的就业机会,从蚕农到缫丝厂的工人,绸厂工人,印染工,绣花工,手工艺者以及成衣制造商。“她强调说。
她将蚕桑项目的成功归功于那些对产业给予帮助的人士和机构,是他们实现了这个产业的兴起。工精文国际总是很关心如何提高生活在农村地区的边缘农民的生活质量。这样,在内格罗斯西部为丝绸纱线生产施行工精文丝绸养蚕项目的构思就自然萌发概念化了。
她补充说,计划的成功实施有很大一部分归因于相关的政府及非政府机构提供的帮助。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