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兴文县:蚕桑担纲产业扶贫生力军
来源:兴文县农业局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7-10-23
| 阅读次数:346次
宜宾市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乌蒙山东北麓,面积1373平方公里,人口48.34万人,是四川乌蒙山区扶贫连片开发重点县。近年来,兴文县立足当地优势、因地制宜,将蚕桑作为脱贫主导产业,创新实施“人平两亩桑,脱贫奔小康”产业扶贫模式,激发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形成脱贫的长效机制。全县57个精准贫困村,2016年有18个村1777户贫困户发展蚕桑产业,人均养蚕收入2036元,当年有5个养蚕村已脱贫,今年5个养蚕村退出精准贫困村,2年时间通过蚕桑产业实现脱贫农户1527户、脱贫人口6428人,分别占贫困户的85.9%、贫困人口的86.5%,蚕桑已成为乌蒙山区产业扶贫生力军。
一、 抓基地规模建设
根据《兴文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2017年县财政安排蚕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用于桑园建设、共育室、蚕棚及室内配套设施建设和共育户扶持。同时按照《兴文县脱贫攻坚领导组关于在脱贫攻坚中强化“三项示范”建设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新栽桑1000-1999亩,补助300元/亩;2000-2999亩,补助400元/亩,3000亩及以上,补助500元/亩。按照连片开发,整村推进原则,重点在周家镇、九丝城镇、古宋镇、莲花镇、麒麟苗族乡等乡镇,重点发展蚕桑产业。在九丝城镇建成三个3000亩示范片,在周家镇建成两条4000亩示范带,在麒麟苗族乡德应村建成一个1000亩示范点。全县累计发展桑园6.6万亩,覆盖18个精准贫困村,1777户贫困户,栽桑16796亩。全县建成标准化蚕棚4584间,小蚕共育室185间。
二、 抓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完善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强与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西南大学等科研单位的技术交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科研院所,发达地区参观学习,不断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以适应蚕桑产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引进新桑、蚕品种,试点示验小蚕共育机、推广大蚕省力化蚕台、熟蚕自动上簇、病虫害综合统防统治等先进实用技术。二是完善生产服务体系,强化政府引导,建立完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基层共育室、蚕农(家庭农场)”四位一体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做到科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园、技术要领到人。全县组建蚕业专业合作分社30个,培育养蚕大户285户(含共育户)。三是完善营销服务体系,为切实保护蚕农利益,确保信息公开透明,体现公平、公正,全面推广“议评售茧”,龙头企业与蚕农签订定单,实行最低38元/公斤保护价收购,蚕农只需做好科学养殖,蚕茧产出后,“预约售茧”就能拿到钱,不需要自己找市场,彻底消除了后顾之忧。
三、 抓新技术新品种应用
为减轻养蚕劳动强度,降低养蚕成本,提高养蚕效益,实现蚕农增收。我县着力抓好新技术、新品种应用。全县推广“农桑14号”3.5万亩,“强桑1号”0.2万亩,“芳绣×白春”蚕新品种14400张,产茧77.9万公斤,平均单产54.15公斤,比上年同期提高6.32公斤,提高13.2%。推广共育新技术,改共育1张小蚕用2个蚕盒为3个蚕盒饲养,降低饲养密度;改扫落法和打落法收蚁为小区隔日网收法;改每天扩座为提网超前一次性占座;改给桑时换气为定时器智能控制换气;改自然光线为黄色灯光,吸引小蚕在上层食叶。全面推广小蚕共育、仪评收购,推广面100%,推广省力化蚕台95%、纸板方格簇98%、引进小蚕共育饲育机,全面推广消毒喷粉器、万向轮转向蚕凳桑园除草机、桑园松土旋耕机、桑园施肥器、桑树修剪伐条机等新机具。全县基本实现了“小蚕共育工场化,大蚕养殖省力化,熟蚕上簇自动化,基地建设标准化”的生产方式。
四、 抓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创新蚕桑产业经营体制,建立蚕业纵向一体化的利益连接与协调机制,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养殖大户为基础,形成优势互补、有机结合的现代蚕桑产业化新型经营体系。通过政策、资金等扶持方式,拓展延伸蚕业产业链条,积极发展桑枝、桑园综合开发,探索蚕桑资源保健品开发等产业,提高产业综合效益。引导新型经营主体提高技术水平、扩大生产规模、壮大辐射带动能力,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链条型延伸和综合性开发的道路。支持龙头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品牌创建,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促进蚕桑产业优化升级。2017年,全县申报省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民示范专业合作社1家,组建蚕业专业合作分社30个,培育养蚕大户285户(含共育户),覆盖全县蚕桑产业区域。
五、 抓融合发展
结合贫困村土壤、气候条件,积极开展桑园多元化开发,在桑园地中间种套种竹荪、马铃薯、魔芋、花生、大豆等作物,推广桑园林下养殖山地乌骨鸡等,通过立体种养,亩平增收3000元以上,加上养蚕收入,每亩达8000元以上,蚕农收益显著提高。结合治理石漠化发展产业,全县累计发展桑园6.6万亩,其中,石漠化区域栽桑2万亩。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绿色发展,兴文县在周家镇举办了“四川·兴文首届蚕桑文化旅游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