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贵州:荔波县财政局“五链联动”助推荔波桑蚕产业融合大发展
 

贵州:荔波县财政局“五链联动”助推荔波桑蚕产业融合大发展

来源:荔波县财政局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7-07-28   |  阅读次数:343次

 贵州荔波县财政局抢抓脱贫攻坚投资基金扶贫产业子基金机遇,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根本保障,在全县掀起产业扶贫“大比武”热潮,按照“稳中有进、加快发展”的总基调和“五链联动、走出新路”的工作思路,选准桑蚕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主攻方向,形成“政府引导”强基础、“企业主导”强产业、“农户参与”强本领产业扶贫新模式,带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一、着力打造全产业链。围绕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一批贫困群众为“三个一批”目标,找准薄弱环节,补齐桑蚕全产业链短板,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探索桑蚕全产业链投资组合模式,走出一条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扶贫产业之路,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格局。申报荔波桑蚕全产业链项目总投资22,000万元,申请产业基金17,000万元,企业自筹5,000万元,建设内容有:高产稳产蚕桑基地1.6万亩,丝绸针纺加工厂6000平方米,年生产10万张蚕种场,制种生产用房265000平方米等相关配套设施设备,直接带动约5400人就业,间接带动8138户25199人脱贫。目前该项目已通过贵阳银行净值调查,待省基金办批准后立即组织实施,


    二、着力联结全利益链。一是鼓励群众成立桑蚕专业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结模式,与贵州绿宝石丝绸有限公司签订3-5年合同契约,种桑养蚕统一服务,蚕茧产品统一收购,一亩桑饲养可得鲜蚕茧300-500斤,年亩可收入5100-8500元,第二年至第十年减去每亩成本600后,年收入可达4500-7900元。二是采取“国有企业+公司+基地+贫困农户”产业模式,第一年为农户免费提供桑苗、化肥、桑房补贴、提供小蚕供应等优惠政策,与农户签订最低保护价17元/斤收购蚕茧合同,降低农户的风险。


    三、着力配套全要素链。一是新建桑园亩补助桑苗200元、标准蚕房80平方米以上补助2200元、方格簇每亩补助200元,二是以小蚕工厂化引领优质桑蚕基地建设,通过验收,小蚕共育户每年供给小蚕达1000张以上的,每户给予一台自动加温补湿设备和蚕匾(价值3万元);三是设立桑蚕产业发展基金,每年安排1,000万元作为桑蚕发展资金,用于桑苗补助、大户种植、小蚕共育、蚕房建设补助和贷款贴息、新品种选育开发、技术培训等;四是充分利用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政策红利,整合扶贫、财政等部门资源优势,发挥部门职能,完善桑蚕产业区基础设施建设。


    四、着力优化全流程链。一是为加快基金项目落地生效,县桑蚕领导小组率财政局、农工局、发改局等职能部门多次到乡镇,开展宣传调查摸底工作,为项目建设搞好服务。二是贵阳银行在扶贫产业子基金桑蚕全产业链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简化了申报流程,减少了相关资料。 三是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到乡镇种桑养蚕农户进行技术培训,节省农户技术咨询来回跑时间,提高农户的种养水平和蚕茧质量标准,达到增效增收的目的。


    五、着力落实全责任链。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种桑养蚕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部门工作职责,农业、林业等部门做好规划、指导、服务工作,审计、监察等部门做好项目跟踪问效工作,乡镇做好协调、统筹工作,做到体制顺、机制活、职责明,为扶贫产业子基金提供有力支撑。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