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桑文化是中国文明的基础,丝绸是中国的一张名片,是世界认识中国的最绚丽的标签。为了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五千年的丝绸文化,了解南京这座城市在中国丝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家从美学角度阐释江南丝绸文化的专业主题博物馆——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已于5月3日正式开幕。
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开馆仪式 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是世界认识中国的具有生命力的标签。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位于南京市菱角市66号南京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内。背倚古城墙,毗邻秦淮河,遥望凤凰台。该馆由南京苏豪丝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建,是一座古典风格和现代技术相融合的展馆。馆内展品300多件,主要收藏具有江南丝绸文化特点的丝绸文物、品种纹样、文史资料以及各种珍贵的非遗产品和丝绸制品,并以实物、复制品、模拟场景、多媒体互动、文字展示等丰富手段,再现出江南丝绸文化的前世今生。 授予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江南丝绸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心”称号 传承丝绸文化 开创丝绸品牌 提起丝绸,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苏州、杭州,其实南京一直是江南的丝绸织造业中心。相对于吴侬软语的民间丝绸繁盛之地苏杭,南京则以高雅大度的官办丝绸制造业闻名。代表丝织物最高水平的“云锦”就产自南京。由于南京丝绸业的繁盛,清代特在南京设江宁织造府,作为官办丝绸供给机构。海上丝绸之路也源起南京。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范金民 然而由于工业的发展、产业的转型,近年来南京丝绸行业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范金民介绍,无论是官办还是民营,一直到近代,南京都是官办生产最集中、最发达、生产技艺最高超的地区,也是民营丝绸生产从业人员最多、产量最大、水平很高的地区。可惜的是,到了近代丝绸行业有了一些衰弱。他说:“因此在南京建立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对于江苏重新开创新的丝绸品牌、传承丝绸文化、推广丝绸生产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江苏省丝绸协会副秘书长王小建 江苏省丝绸协会副秘书长王小建在接受凤凰江苏采访时说:“江南丝绸博物馆的开业将南京丝绸产业的亮点一下子提升上来,让更多的人觉得南京是有丝绸的,而且有的是“高精尖”的丝绸。因此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的开幕对于江苏整个丝绸行业中端产品的发展、文化的传承都起到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王副秘书长也希望能够将丝绸行业做大、做强,让越来越多的南京的人觉得丝绸是南京的一张名片。 南京苏豪丝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馆长徐凤梅 作为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的投资方,南京苏豪丝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馆长徐凤梅在接受凤凰江苏采访时说:“创建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的目的其实就是希望把享誉世界的丝绸之路发扬光大,南京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丝绸这方面近年来却一直没有做起来,作为苏豪集团,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这件事做好,让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能够传承并发扬光大,让更多的老百姓喜欢丝绸、热爱丝绸。” 徐董事长表示,丝绸其实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仅是放在博物馆里面的,还可以跟我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将免费为市民开放,通过博物馆让更多的市民了解丝绸,知道丝绸之美。 20套中国古代服装上演古代服装秀 值得注意的是,开馆当日,还特邀到中国装束与乐舞复原团队为观众奉上一场精美绝伦的“中国古代服装秀”。 中国古代服装秀 复原一套服装不仅需要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古书、古画、比对相关出土文物,进行纹样研究,才能进行打版设计。而这其中,复原古代服装面料、纹饰、工艺是重中之重。由于和现在的面料相差太大,许多服饰面料需要和厂家进行定制。而纹样、刺绣、缝制全部都是手工,复原一件简单的古代服饰往往需要数月,复杂的则需要1-2年的时间。 此次共有20套战国、西汉、魏晋、唐宋时代的复原服饰在馆内进行模式走秀展示。据悉,为了更逼真的还原古人服饰文化场景,一场一个小时的走秀展示,复原团队工作人员要花费数个小时,将服饰展示模特从妆容、发饰、服饰进行同代的全部复原,力求从场景到人物的和谐统一。 中国丝绸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历尽重重洗礼生生不息。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致力于为观众讲诉一个更美更绚丽的中国丝绸故事。未来,该馆将通过精品常设展、主题临展等展示丝绸文化之绚丽,丝绸技艺之精湛。同时,馆内还将常年开展系列互动活动,并推出特色丝绸文化创意产品等,努力将本馆建设成为行业最高水平的丝绸的文化艺术中心、丝绸文化交流中心和丝绸文创开发中心。 |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