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图文]山西阳城县:冬季蚕棚无闲人
 

[图文]山西阳城县:冬季蚕棚无闲人

来源:太行日报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6-02-01   |  阅读次数:335次


    1月20日上午,一场小雪让天气愈发寒冷,也早过了养蚕的季节,然而阳城县次营镇的蚕农们并没有闲下来,因为养蚕大棚里的第二茬香菇已经成熟,需要抓紧采摘。

    “早上刚采完第二茬香菇,收获不错,这茬香菇卖出去后,本钱差不多赚回来了,剩下的两茬就是利润了。”在次营镇冠宇食品有限公司的香菇养殖大棚里,菇农郭军民高兴地对记者说。去年过了养蚕季后,郭军民投资10万元买了2万个菌棒,并利用公司新建的免费大棚和县农技人员的技术指导,搞起了香菇养殖,一棚两用,效益成倍增加,让郭军民心情大好。

    2015年,次营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一产抓蚕桑”的决策部署,把蚕桑作为振兴营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在巩固蚕桑基础,发展传统蚕桑产业的同时,积极推广“一棚两用”技术,利用大棚养蚕闲置期进行桑枝菇培育,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河南绿润达食品有限公司在该镇投资建设香菇养殖示范园,通过“3000万棒香菇菌棒种植基地及深加工项目”的实施,拓展延伸蚕桑下游产业,带动群众“一棚两用”就业增收。

    “目前,该项目已投资2000万元,顺利建成投产,全年生产规模达到150万袋,解决劳动就业岗位160个,帮助群众增收1200万元以上,实现了群众就地就业增收与产业链条延伸的有机结合。” 次营镇镇长杨浩介绍,目前他们正抓紧建设二期项目,计划新建大棚150栋,新上2条桑枝菇精加工生产线,扩增车间面积2000平方米,建成后可带动全镇赛村、北次营、庄头、周壁、侯井五大桑枝菇园区建设,力争桑枝菇养殖规模达到300万袋,产量达到300万公斤,实现产值2500万元。

    另外,该镇还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已取得初步成效。在庄头村村东,有一片地势开阔的场所和一处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可以看到数以万计的桑树苗,面积达500亩,观光台后还设有3000立方米的休闲钓鱼池,及5000立方米的游泳池,可供游客休闲娱乐。

    “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到十三五末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我们镇来说蚕桑业就是促农增收的重要抓手。未来我们会下大力气继续做大做强蚕桑业,力争到‘十三五’末,建成10个以蚕桑为主的休闲农业示范村、5个休闲农业观光点。相信不久的将来蚕桑业一定会成为真正的富民产业。”采访中,杨镇长胸有成竹地说。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