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日上午,中国丝绸博物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15丝博年度特展将于2015年9月15日至10月15日在西湖博物馆举办。本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浙江、河南、湖北、湖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8省、自治区文物局协办,中国丝绸博物馆承办,得到国内其它25家文博考古单位的大力
发布会到场嘉宾有浙江省文物局郑建华副局长,西湖博物馆馆长潘沧桑,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及策展团队等。赵丰馆长介绍了展览的基本情况,对其中一些重点展品如“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等做了一些介绍;郑局长在肯定“丝路之绸:起源、传播与交流”作为一个涉及范围广、规模大的以丝绸为专题讲述丝绸之路故事的展览的意义,也表达了他的期许。
古老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世界东西方之间最为重要的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它犹如一条彩带,将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联系在了一起。作为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载体,藉由这条通道,原产于中国的丝绸及养蚕丝织技艺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实现了丝绸生产技术的当地化,对世界各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此后,随着交流的不断加深,西方的织造风格又反向影响中国的丝绸生产,中国的传统丝织物上也开始出现西方的题材和设计形式。
本次展览将展出从26家文博考古机构选调,包括 “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鸡鸣枕等多件国宝级文物在内的近140件(组)文物,通过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主要时段出土的丝绸文物,说明丝绸在中国的起源、丝绸从东方向西方的传播以及东西方纺织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世界丝绸艺术的变化和技术的提高,正是在这一交流过程中完成的,丝绸产品的衣被天下,也正是丝绸之路带来的辉煌成果。部分展品先睹为快。图为赵丰馆长在向记者介绍展品
纺织品脆弱难以保存,在此次展览筹备过程中,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也对部分文物进行了整理、修复等工作,减除或缓解了纺织品由于年代、出土环境等因素而造成的伤害,使千年以来的丝路之绸以最好的面貌为大众讲述丝绸之路上的故事。
由于展览正值中国丝绸博物馆进行全面改扩建,为了确保文物的展出环境以及展览的陈列效果,特将展出场地设在西湖博物馆。丝绸博物馆也将于明年7月1日重新开馆,以全新面貌迎接广大观众。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