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专家论坛
最新成果
实用技术
典型经验
蚕业文化
数字期刊
企业之窗
蚕业文化
蚕业文化>>嘉兴平湖市:把蚕桑文化“种”进百姓心中
嘉兴平湖市:把蚕桑文化“种”进百姓心中
来源:中国嘉兴网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5-02-27 | 阅读次数:698次
暮春时节,农村姑娘们为采桑养蚕而忙碌的场景曾是各村田间地头最美的风景。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蚕桑文化正在渐渐消逝,在当湖街道虹霓村文化礼堂的乡村记忆馆里,记者见到了这一文化的“传承”。蚕架、竹笪、柴帘、用草堆做成的蚕山……凡是有关于蚕桑产业的历史文化都在这里作了展示,从种蚕、建房到上簇、采茧售茧的一系列流程,乃至蚕桑文化所衍生出的蚕窝、织布机、纺车等都用实物或图片的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历史再现。
在这面积仅为80平方米的乡村记忆馆里,蚕桑文化长廊应运而生,让人感觉仿佛来到了人们为养蚕而忙碌劳作的农耕时代。“我们村农业产业以蚕桑文化最值得纪念,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蚕桑文化开始成为村民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并为虹霓村经济社会条件的改善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虹霓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但随着其他各种农副业相继开展起来,养蚕农户越来越少,村里成片的桑树林也几乎看不到了。为此,借着村里文化礼堂的建设,乡村记忆馆成了蚕桑文化的传播基地。“希望能让更多的年轻人知晓先辈曾经赖以生存的产业。”该负责人说,把蚕桑文化和先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种”进他们心中。同时,乡村记忆馆通过历史沿革、荣誉展现、人文遗传、乡风民俗等板块展示了虹霓村近60年的发展历程和成就,实物和图片的展示形式让乡村记忆馆成了村落文化的传承地、乡风文明的弘扬地、新型农民的培育地,成了子孙后代了解村风民情的一个活教材。
除了将蚕桑文化发扬光大外,虹霓村文化礼堂还围绕传统文化的节日特色开展了各项异彩纷呈的活动,将传统文化的追忆之路进行到底。元宵节游园活动、清明节“品青团,赏民俗”活动、端午节“粽香满虹霓”民俗展示活动等不仅吸引了村里男女老少前来参加,一些在虹霓村工作生活的新居民也是各类文化活动的常客。欢声笑语间,不仅将传统文化的底蕴传递到每一个村民心中,也更拉近了村民之间、本地村民与新居民之间的距离,为村里的和谐建设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基础。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