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诗恰好可以证明蚕对农民增收作出的贡献,也是人们感激春蚕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如今,乐平乡一些蚕农不但要感谢蚕,还要感谢一个人,他就是乐平缫丝厂厂长顾苗荣。
眼下已是4月中旬,再过半个多月,我市蚕农就要开始养春蚕了,去年过低的春茧价格伤透了蚕农的心,也影响了他们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作为全市蚕桑主产区之一的乐平乡也不例外。因此,对价格走势的担忧成了乐平蚕农的一块心病。
而如今,顾苗荣和乐平乡的蚕桑合作社签订了购销合同,对农户饲养的方格蔟茧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乐平蚕农不但心病也没了,还吃下了“定心丸”。
“价格不好,蚕农对养蚕逐渐丧失信心,影响蚕茧的质量,整个市场形成恶性循环,这不利于市场的发展,最终企业和蚕农将会两败俱伤。”基于这样的考虑,多年从事蚕茧收购加工,熟谙市场,也懂得蚕农心理的顾苗荣决定与全乡蚕农签订订单收购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彻底消除蚕农的心病,让他们安心养蚕,提高质量。
订单合同规定,顾苗荣将对乐平蚕农饲养的方格蔟茧以保证不低于1100元/担的价格进行收购,如果市场上方格蔟茧收购均价高于1100元/担,则按市场价收购。
提高质量 理顺市场 实现双赢
那么,顾苗荣为何在收购订单里规定一定要蚕农饲养方格蔟蚕呢?
顾苗荣认为,要把蚕茧质量提高,必须把农民引导到方格蔟养蚕的路子上去。“乐平蚕农养蚕以养蜈蚣蔟为主,质量也是良莠不齐。如果改用方格蔟养蚕,茧子的质量就会得到保证,他们丝厂缫丝成本会降低,生产出来的生丝价格也会提高。
市农技中心蚕桑干部张科良告诉记者,方格蔟是一种理想的蔟具,具有结构合理、保管方便、劳动强度低、使用寿命长、蚕茧质量优等特点。使用方格蔟养蚕,室外上蔟光线均匀,熟蚕入孔快,分布匀,入孔率高,可减少熟蚕粪尿对上蔟环境的污染,保证蚕茧质量。另外,还能省工省时,因为熟蚕室外上蔟后,不像室内熟蚕上蔟需要翻动蔟片,只需在第二天拾取少量游山蚕重新放入即可。
蚕茧是乐平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但是去年一般春茧价格只有前年的6成左右,蚕农们充分感受到了市场的风险;而方格蔟茧的价格相对比较坚挺。
张科良告诉记者,顾苗荣对方格蔟茧实行保护价收购,使蚕农们吃下了“定心丸”,不仅收入有了保证,更重要的是,推广了方格蔟饲养蚕宝宝的面积,为以后蚕农收入持续增长提供了保障,也有利于推动整个蚕桑产业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