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四川乐山市计划2008年发种85000张,产茧2500吨
 

四川乐山市计划2008年发种85000张,产茧2500吨

来源:四川蚕业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08-04-16   |  阅读次数:992次

由于受茧丝市场行情持续低迷,劳动力、物料成本上升,其他农产品大幅涨价等因素的影响,今年四川乐山市蚕桑生产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同时,也是成了乐山市进一步优化我市蚕业布局、促进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的有利时机。四川乐山市2008年全市计划育苗450亩,栽桑5500亩,生产蚕种78000张,发放蚕种85000张,生产蚕茧2500吨。引导蚕农正确对待蚕茧市场行情出现的周期性变化,增强栽桑养蚕的信心,稳定现有桑园面积,保持生产持续稳定。 

     蚕茧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决定着蚕桑生产的效益,效益又是行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今年乐山市相关管理部门将引导生产企业和广大蚕农把提高蚕茧质量和亩桑产茧量作为工作的重点,采取各种措施抓出实效。一是大力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栽桑养蚕水平,重点推广"一步成园栽桑、小蚕共育、统防统消、大蚕省力化蚕台育、纸板方格蔟"等实用技术。2008年,全市良桑率、优良蔟具使用率、小蚕共育面力争达到75%、90%、70%;二是要认真做好桑、蚕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和推广工作,尽快筛选出适应乐山市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的优质高产、好饲养的桑蚕新品种,提高优良品种的覆盖率,为实现"蚕农增收、蚕桑增效"提供新的增长点;三是加强桑树的肥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桑叶质量,增加单位面种桑叶产量,力争"多养蚕、养好蚕";四是要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探索和推行桑菜、桑草、桑药、桑禽等立体套种套养模式,搞好桑枝、蚕粪等蚕桑附产物的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提高桑园产值,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五是在生产相对集中的地方选点进行科技示范,通过示范点的建设集中展示蚕业科技水平和推行先进的蚕业经营模式,带动产业发展,达到以点带面的目的;六是要建立和完善蚕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蚕农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广大蚕农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活力。推行订单农业模式,提高合同履行率,适时启动最低限价收购等保障机制,合理兼顾企业和蚕农利益;七是积极组织协调,搞好桑园的合理流转工作,充分利用现有桑树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潜能。

     目前,井研县成为今年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项目县,获得国家项目资金的支持,这对改善该县蚕桑生产基础条件、提高栽桑养蚕水平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市县两级蚕业管理部门要配合当地政府、龙头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好服务工作。沙湾区碧山乡中桥村在发展蚕桑产业、实施 "一村一品"中取得了很好的经验,目前该村蚕桑生产已初具规模,年发种量在1500张以上,蚕桑生产已成为当地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各县要根据当地实际推广这一经验,在适宜地区规模发展,建成一批以蚕桑为主要经济作物的特色镇、村,使蚕桑生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