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业文化
蚕业文化>>管理学博士“下海”为蜀绣传承探索发展新路
 

管理学博士“下海”为蜀绣传承探索发展新路

来源:成都日报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13-07-01   |  阅读次数:861次

    一条丝巾如果挂上欧洲奢侈品大牌的LOGO,价格立即会以N次方的层级倍增,而且还会成为时尚价值的代表,甚至被爱家珍藏。一般老百姓认为这是牌子货,所以“贵”,专业人士认为品牌含金量高,附加值就越大,所以“贵”得有道理。但换成我们的非遗产品,却常常遭遇曲高和寡的尴尬:也许一个标价5万元的产品,经过几番讨价还价,最终的成交价可能只有5000元,甚至更低。这样一来,标价与成交价之间的巨大落差,让非遗产品的形象大为受损,“看上去很美”长此以往的结果是让非遗产业越来越萎缩。为何同样是传承百年,有的非遗项目甚至传承了千年以上,却在市场上出现如此强烈的“待遇”反差?所谓品牌力量的关键点到底在哪里呢?光是知名就能构筑起雄厚的品牌资本吗?学者出身的成都锦上绣公司董事长、西南财大MBA导师曾涛博士从蜀绣的生产性保护实践中发现,原来我们对非遗保护有误区!

    死守传统技法

    莫让“老祖宗”束缚现代传承

    “其实法国、意大利很多在如今受欢迎、有很高市场知名度的奢侈品品牌,其核心卖点就是纯手工打造,几乎每家都至少有上百年的传承历史。而我们的很多非遗项目,比如蜀绣,都已经3000多年的历史了。如果从人文价值的角度考虑,蜀绣的空间非常大。但为什么过去我们发展不起来,更‘走不出去’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曾涛结合他擅长的产业经济和商业模式研究深入调研后发现,束缚蜀绣发展,甚至“走出去”的障碍,竟然就是“传统”二字。

    “就以蜀绣为例,过去我们实在太传统了!”曾涛感慨:“这是一个认识误区,以为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就一定要按照老办法来。无论是绣法、工艺,甚至工具都必须照着老祖宗的方式办。这种对传统文化机械传承的观念,让蜀绣等非遗项目既远离了生活,更远离了市场。”他举例,蜀绣生产中离不开的一样劳动工具——花绷子,无论是竹制,还是塑料制,都是按照传统的手工方法,一种布料配一种花绷子,根据布料的差异,要对花绷子的松紧进行调节。但若按照老法子的工艺,调绷子是件麻烦事。发现这个影响生产效率的环节后,曾涛带领锦上绣的设计师们重新研究设计了一种只需用手拧螺丝就可以轻松调节松紧和尺寸的花绷子,效率提高不说,花绷子的使用寿命也大大延长,甚至还可以就花绷子开发女性饰品。

    观念连着市场

    培训三四个月绣工就能上岗

    “传统手工艺一定要与现代工业文明相结合。”曾涛研究后发现,事实上,以法国和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奢侈品品牌能有今天的发展成就,铸造成文化内涵与商业价值兼具的时尚品牌,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此。“他们绝不是死守传统,尽管还是手工打造,但无论是工具、工艺,还是生产管理模式都大大融入了现代工业文明的理念。他们通过引入现代工业流程对传统手工作坊加以融合再造,建立标准化,建立可复制性,使得这些老牌欧洲时尚品牌能够继续发展壮大,并在全球化浪潮中进一步巩固。”曾涛认为,这样的问题,不仅蜀绣这样的手工艺非遗项目如此,包括一些列入中华名小吃的非遗项目也是这样。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曾涛不仅让锦上绣改进蜀绣生产工具、工艺,对培训也有要求。“过去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出于‘带会徒弟饿死师傅’等传统观念的考虑,可能要十多年才能学会师傅的精髓,甚至有的师傅还会有所保留。但现代工业理念下,所谓隐性保留的这部分也并没有那么神秘。说到底,无非就是物理和化学的结合,有的甚至只是物理结合。把这个理念深入贯彻到愿意加入传承队伍的大师中,使得培训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按照传统培训可能需要三四年才能出师,如今只需要三四个月就可以成为上岗的绣工。专业化和职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幅度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出来以后,质量的稳定性也有了保障。“归根到底,引进现代工业文明理念,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尊重市场规律,按市场规则办事。”曾涛表示,实际上对于现代绣工来说,他们需要掌握的技能已经远不止于工艺那么单纯,必须植根充分的市场观念,要求自然也比传统绣工更高。

    要消费者领情

    得注重寻找国际通行载体

    开发蜀绣产品,曾涛认为“民族性”是蜀绣的先天优势,只需要加以现代观念的带入,尤其是功能价值上,引导消费者并非难事。因此,就锦上绣开发的蜀绣产品来说,很多都与生活结合。比如假领,作为颈部的装饰,是一种在欧美非常流行的饰品,许多大牌都创作了代表作。“这是一种国际语言,我们研究会决定推出假领系列产品,其中把蜀绣中渐变色的技艺运用在了领上,这种处理方法在西方不大多见,加上蜀绣是具有立体感的,一下子吸引了西方的目光。我们拿到法国去,他们眼里充满惊喜,因为一看就是他们熟悉的产品,而且产品上的刺绣是明确的东方符号、中国符号,跟他们通常使用的水钻、亮片形成鲜明反差。”曾涛表示:“不仅老外喜欢,中国消费者也能看得懂,能喜欢,能接受。”

    工艺上注重发掘蜀绣的传统技艺特色,载体上注重寻找国际通行的载体。锦上绣推出的系列蜀绣产品迅速打开市场,并在欧洲开始受到关注。这次财富全球论坛在成都举行,锦上绣的品牌店恰好就开在嘉宾们入住的香格里拉大酒店旁边,论坛举办的这几天,锦上绣成为许多贵宾光临的名店,还通过口口相传在很多人心中形成口碑。曾涛透露,在财富全球论坛期间,志愿者的服装设计也融入了锦上绣的蜀绣设计,在宽窄巷子举办的招待宴上,现场装扮的大型蜀绣屏风,也是出自锦上绣的设计师之手,“成都元素,国际表达”达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对标国际生产

    中国设计征服邦女郎

    曾涛说:“我对团队的要求一定要立足现代理念和国际视野,要按照国际标准来制作我们的产品,哪怕一个小拉链,都要对标国际一流产品。”去年6月,首部中意合拍的电影《事出有姻》在成都拍摄,女主角是曾经扮演过007邦女郎、获得过奥斯卡提名的意大利著名影星古欣娜塔,这位名模出身的演员拥有傲人身姿,而且曾为阿玛尼、古驰等意大利知名奢侈品服装代言。获悉此消息后,锦上绣主动联系剧组,希望能为古欣娜塔量身打造戏服,但因为已经有赞助商提供衣服了,开始并不顺利。但当古欣娜塔本人看到锦上绣首席设计师周晓铭的蜀绣旗袍后感到非常惊讶,她弃国际大牌为她备选的700余套服装不用,单单相中周晓铭的旗袍,动情地说:“她(周晓铭)是伟大的艺术家,她给我设计的作品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和古欣娜塔同行的时装设计师瓦莱丽亚·玛丽妮作为一个国际时尚推手,也对周晓铭的设计赞不绝口,当即表示要与周晓铭合作,把蜀绣元素融入欧洲高级成衣品牌。

   当事者说>>>

   锦上绣首席设计师周晓铭:

   我这样让邦女郎

   选择了蜀绣旗袍

   周晓铭是锦上绣的首席设计师,之前并没有人料到,已经拥有700多套备选服装,其中有40多套还是乔治·阿玛尼这样的国际一线大牌定制服装的国际明星古欣娜塔,最终会坚定地选中蜀绣元素的旗袍,而且还身着周晓铭量身为她设计的旗袍,参加了在武侯祠举办的成都摄制分享会。

   周晓铭说,在为古欣娜塔设计蜀绣旗袍时,本着以中国文化为魂的基础,周晓铭更加深入地探索了国际的时尚需求,于是先将旗袍的版型加以改良,摈弃了传统意义上的内敛、圆润,将旗袍的领与肩部线条进行了重新设计,选择了芙蓉锦里作为蜀绣图案。周晓铭是“国际色彩师”,对国际流行色彩了如指掌,周晓铭自信满满地说:“宝石蓝是不二之选。”构图上讲求和谐有美感的同时,更要把诗意与文化附于其中……于是古欣娜塔坚定地选择了这件由周晓铭原创设计的蜀绣旗袍。

  记者快评>>>

  现代理念打通国际化之路

  经济学者出身的曾涛博士作为锦上绣董事长,自然比一般蜀绣企业多了几分深入钻研。坚定不移地把现代理念运用到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中来,向欧洲知名时尚企业学习先进经验,既是“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探索实践,更是让蜀绣蕴含的传统文化当代价值得以充分彰显。

  正是因为始终把握市场,研究消费心理,运用“假领”这种国际通行“语言”,精心植入蜀绣工艺、技法,让中外传统工艺与时尚潮流充分交流融合,让锦上绣的产品能够迅速吸引法国、意大利同行的关注,能够让见多识广的邦女郎舍弃大牌赞助,而对蜀绣旗袍情有独钟,这种用现代理念打通国际化之路的做法,值得非遗生产性保护企业借鉴!本报记者 赵斌 摄影 朱大勇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