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四川蚕业工作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春季严重干旱、夏秋高温多湿、部分地区洪灾以及市场行情低迷的影响,蚕业生产稳定发展,取得了“蚕茧总产稳中有增,蚕农收入基本持平”的好成绩。 全年发种280万张,产茧9万吨,较2006年分别增加20万张和1万吨,增幅为7.7%和12.5%。蚕茧收购均价17元/公斤,比上年下降3元,减幅15%;但是,因为总量增加和综合开发增收,蚕农总收入仍达到17.3亿元,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另外,蚕茧总产继续位列全国第三,支撑了四川缫丝工业的发展,2007年全省生产厂丝3万吨,位居全国第一,工业总产值达69亿元,出口创汇3亿多美元。 同时,2007年全省蚕种生产仍然保持了质量稳定,供需基本平衡的好局面。全年共生产原种5万张,一代杂交种265万张,完全能够满足2008年用种需要。 四川蚕业现在的问题,一是蚕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蚕业生产零星分散,“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转变。二是2007年茧丝行情不断走低(丝价从年初的每吨22—23万跌到现在17万多元,干茧从每吨6—7万多跌到现在5万左右,鲜茧价格也随之下降),且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回升,蚕农增收困难,蚕农的养蚕积极性将受到影响。三是科技兴蚕力度不够,抗御灾害性气候能力较差。四是部分蚕品种暴露出抗逆性不强的缺陷,需继续进行改良。五是蚕业执法体系和能力尚需进一步健全完善。六是基础性、公益性、服务性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 从不利因素方面来看:一是近年来,丝绸行情较好,受市场价格拉动,从2003年以来,蚕茧产量一直持续增长,到2007年全国产茧量已达75万吨以上,蚕茧供应已趋于饱和。因此,从供需角度分析,涨价空间已很狭小。相反,一些钢性的降价因素却反映出来。二是人民币升值会影响出口及造成茧丝价格下滑。由于丝绸行业属外向性经济,我省丝绸产品75%出口,一直以美元结汇,受美元与人民币汇率影响很大。随着人民币的升值,从2006年到现在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已下跌了15%左右,厂丝价格也由25万元左右/吨下跌至现在18万元左右/吨;茧价则由7万元左右/吨降至现在5万元左右/吨;2007年全年鲜茧综合均价为17元/公斤,比2006年下跌3元/公斤,减幅15%。目前看,人民币还有继续升值的趋势,2008年的鲜茧价格必将受到影响。三是茧丝成本钢性上升。首先是用工成本上升,劳动合同法实施后,职工工资普遍上涨;其次煤炭、交通运输等价格上扬,使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四是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而蚕茧不涨反跌,比价的下降,农民的发展积极性将受到很大影响。当茧价跌破蚕农接受底线的时候,出现毁桑砍桑现象,退出蚕桑生产。 从有利因素方面来看:一是多年来外销基本保持稳定,国际市场对丝绸的需求变化趋势总体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一致的。欧美、日本继续保持着稳定的丝绸消费量;印度后来居上,已成为我国生丝和绸缎的主要出口市场,随着印度经济的持续发展,预计丝绸的消费量亦将继续增长。二是内需的增加,拓展了蚕业的发展空间。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的丝绸消费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丝绸家纺、床上用品、装饰用品、丝毛混纺、真丝针织内衣等丝绸产品已由高收入群体逐渐向中等收入群体扩展,内销市场已成为支撑茧丝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市场。据估算,目前内销市场消化蚕茧的量应在30%以上,并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蚕丝被是其中的一个主要产品,全国蚕丝被的年产量在500万条以上,年消耗蚕丝1.2万吨左右,折合鲜茧近10万吨,占全国蚕茧产量的14%左右。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平均每人消耗1米丝绸,就是13亿米,而目前我国丝绸的总量还不足7亿米,内销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的增加,消费水平的提高,丝绸产品将被国人所接受。只要大家共同努力,重视开拓国内消费市场,不断开发出适合国内市场的丝绸产品,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茧丝绸业的未来充满希望。三是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将促进蚕业产业的调整和转移。在市场低迷时,往往就是大调整、大转移的时期。从全国角度看,肯定会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四川属于欠发达地区,这是一个机遇,能否抓住机遇,实现“东桑西移”“西移入川”,就看大家的本事了。从全省的情况看,可能对分散蚕区形成冲击,肯定会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实现优势区域优先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四川省2008年蚕业生产初步预测,今年如果不出现重大灾害的情况,四川蚕业整体趋势为“量增、价跌、稳收”。量增是指蚕茧的总产量增,价跌为茧、丝价格可能有所下跌,稳收是指蚕农总收入同比基本稳着持平。预计2008年蚕茧产量可能达到9.5—10万吨,比2007年增0.5—1万吨,呈现增长趋势。原因:一是近年来,四川坚持“巩固提高,积极发展”的指导思想,积极推进“三个优化”,不断推进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产业基础有所改善,这将有助于产量增长;二是前几年“退耕还桑”新栽桑树将进入盛产期,可以增加饲养量;三是国家和省“东桑西移”工程项目的实施,也将有助于增产;四是今年的雪灾,客观上会减少桑树病虫害的发生,增加桑树产量。为此,我们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坚定不移地推进四川蚕业又好又快发展。 |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