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业文化
蚕业文化>>蚕丝文化研究博士后出站报告会在西南大学蚕学宫举行
 

蚕丝文化研究博士后出站报告会在西南大学蚕学宫举行

来源: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3-04-26   |  阅读次数:783次

   2013年4月23日上午,蚕学宫301会议室举行了“蚕丝文化研究方向”博士后罗章的出站报告会。合作导师向仲怀院士就罗章博士的学术经历、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专家组成员向仲怀院士、张诗亚教授、喻遂生教授、廖伯琴教授、苟世祥教授对罗章提交的出站报告进行了考察,同意罗章博士出站。
   罗章于2009年9月进入本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主要从事《诗经》中的“蚕桑”本体及其“集体意向性”研究。出站报告围绕《诗经》“蚕桑意象”的文本研究有截面分析与流变分析两种视角。以“内涵—地域—时间”为分析框架,关注蚕桑意象的内涵、功能与空间分布、历史演进过程,揭示嵌入“群体意象”中的“蚕桑意象”,还原商周时期人们用体验和情感塑造的蚕桑“感觉结构”——关于蚕与桑的集体记忆,梳理符号化的蚕桑与当时社会生活的关系。专家对报告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对其研究方法、使用材料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希望罗章博士出站以后继续深入研究,推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蚕丝文化研究方向”是本实验室开设的跨学科研究方向,在全国率先招收博士生和博士后。罗章是第本研究方向出站的第二位博士后。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