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采访:老人展缫丝手艺
周王庙镇首届蚕俗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当天,古老蚕具、织绵机、踏丝车等传统养蚕缫丝器具得到展示的同时,缫丝技艺也再次展现在了人们面前。只见年过花甲的云龙村村民贝利凤坐上土丝车,边踩踏板边从一只滚烫的锅里捞茧子,那又长又细的蚕丝,被一圈圈地缠在一个木轮子上……
“15岁时,我开始学习如何缫丝,学了两年就因为各种原因停了下来,直到最近要弘扬蚕桑民俗,我才又一次拾起缫丝这门手艺。”贝利凤告诉记者,当初她是从自己母亲那里学会这项技术,现如今会缫丝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一辈几乎都不会,甚至连土丝车都不认识。“今年我62岁,是我们村掌握缫丝技艺最年轻的一位,而全村会缫丝的顶多也只有10多位,许多都已经80多岁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间有不少传统生产、生活习俗正在被人慢慢淡忘,云龙村蚕桑生产习俗也是其中之一。如今种桑养蚕的人越来越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组专家沈瑞康对于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透露出了一丝担心:“虽然云龙村蚕桑生产习俗已成为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但是传承现状还不够理想,参与到云龙村蚕桑生产习俗的保护与传承的人还是太少。”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