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以来,广西发生了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灾害,广西桑蚕产业基地宜州因干旱导致桑园无法施肥,桑叶产量减少30%。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蚕茧产量减少,第一批春茧价格涨势强劲。
广西是中国桑蚕之乡。2009年广西蚕茧产量达17.29万吨,占全国蚕茧总产量比例首次突破30%,已经连续5年稳居全国第一。
宜州市蚕业办公室主任唐胜光告诉记者,一季度宜州市20多万亩桑园因长时间干旱导致桑园土表水分蒸发量过大,致使已发芽的老桑失水生长缓慢,桑叶减产,旱地刚种下的桑苗出现不同程度的枯死缺苗现象;全市75%以上的桑园无法施肥,有的虽然撒了化肥,但由于没有雨,桑树无法吸收,长势也不好,桑叶产量减产约30%。以此推论,宜州市第一批春茧产量减产幅度在15%左右,价格将在每斤15元左右浮动。
宜州是广西主要的蚕茧生产基地,据宜州市市长黄平权介绍,截至2009年宜州桑园种植面积26.4万亩,蚕农近12万户,年产鲜茧4万吨、干茧1.6万吨,产值9.2亿元,全市农民人均养蚕收入1780元。2010年宜州以打造广西优质茧丝绸原料基地为目标,计划将桑园种植面积扩大到28.6万亩,最终稳定在30万亩水平。
宜州市刘三姐乡孟山屯的蚕农韦顶康说,该屯34户家家都养蚕,卖蚕茧得来的收入已成为家里主要的经济支柱,旱灾虽然导致蚕茧减产,但由于春茧的收购价格上涨,蚕农对今年的收益依然有信心。
近段时间在广西的多次降雨已使桂西北旱情得到较大缓解,唐胜光建议,在当前形势下应加强桑园病虫防治,定期或不定期喷药防虫防病;做好蚕房蚕具消毒工作,可适当增加烟熏、曝晒等少用水或不用水消毒的次数,缺水情况下,可适当减少养蚕量或者停养或者隔批养,等到有水后,再按正常饲养。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