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四川南充丝绸挺进特区开拓“新丝路”
 

四川南充丝绸挺进特区开拓“新丝路”

来源:四川在线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0-01-06   |  阅读次数:592次

新年伊始,市丝绸(进出口)公司董事长苏明利特别忙碌。刚刚完成了重庆客商订购的一批100件雄蚕酒,马上又要接洽来自河南的客商,商谈合作事宜。而这些订单以及合作意向的取得,均得益于20091218日,在深圳开馆的“中国绸都·南充丝绸馆”。

  时间回到20091218。当天,在深圳南充丝绸馆内,华丽的面料、光滑的绸缎……美丽的丝绸产品,次第出现在人们面前。从南充丝绸的起源、取得的辉煌成就,到蚕桑丝绸知识、政府出台的鼓励丝绸行业发展的文件,源远流长的南充丝绸,在这里依次尽显。“南充市委、市政府在这里设丝绸馆,实属明智之举,这里创造出了可以全国推广的先进经验。”中国丝绸行业协会会长弋辉说。

  深圳电视台、《深圳特区报》、《羊城晚报》、《深圳侨报》、《中国纺织报》等媒体对南充丝绸馆的深入报道,让数以千万计的人们再次记住了南充以及南充丝绸。

 

  “逼”出来的丝绸馆

  “巴蜀人文胜地,秦汉丝锦名邦”。具有3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南充丝绸,曾是南充人的骄傲。但在汹涌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南充丝绸也历经了从高峰跌入低谷的阵痛,虽饱受“磨难”,但南充市委、市政府以及一群执着于丝绸事业的人们,却一直没有放弃这个传统优势产业,在摸索中一路蹒跚前行。

2009年夏天,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宏建到深圳出差,相中了落户龙岗区南岭社区的“中丝园”。

之所以相中这里,不仅仅是这里独具的政治优势,更重要的还有难得的地理及区位优势。南岭社区又叫南岭村,有着“中国第一村”的美誉。而且这里北依广州、南临香港、毗邻世界知名的大芬油画村,而到罗湖、福田、南山及宝安国际机场等,都有地铁及高速干道相连。20095月,“中丝园”在龙岗南岭社区开张,先后吸引了全国其它6个来自“中国绸都”的企业进驻,南充作为中国西部唯一一个获得“中国绸都”称号的城市,在这里展示南充丝绸形象,已是题中之义。因此,刘宏建当即决定,就在中丝园里修建南充丝绸馆。

  之后,市委常委、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冯斌,副市长喻小广、胡光明,落实刘宏建书记的指示,来到深圳,通过调研、现场开会等多种形式,一致决定,在这里建设的南充丝绸馆,要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展示“中国绸都”南充的形象,展示南充企业的形象,展示南充丝绸人的形象,要在这里重振南充丝绸昔日的雄风。丝绸馆的设计建设由市丝绸(进出口)公司负责落实具体事宜。

  经过反复协调研究后,设计方案出炉:1200平方米展馆,以“千年绸都文化”为背景,按照“一路(南方丝绸之路起点之一)、二馆(历史文化馆、丝绸产品馆)、三区(南充丝绸历史文化参观区、丝绸特色产品展销区、丝绸手工工艺品互动表演区)”设计装修,体现南充丝绸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示南充丝绸的特色产品。这一设计方案,得到了市委书记刘宏建、市长高先海的充分肯定与支持,一致决定就按此方案进行装修建设。

  从进场装修到开馆,只有短短1个月时间,要将所有资料搜集好,并把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展馆布置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时间紧、任务急,但决不能滥竽充数。每一张图片、每一个细小的装修方案,都要经过设计装修人员无数次探讨。“为了展馆门口摆什么图片,我们设计了几十套方案,最终才确定下来。”此次南充丝绸馆设计人员之一,四川文化传媒学院教授、高级设计师何志本告诉记者。

正是由于有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一群执着于丝绸事业的人们的鼎力相助,南充丝绸馆顺利建成。“能这样快地建好丝绸馆,纯粹是逼出来的,时间不等人啊。”何志本笑着对记者说。

在中丝园里,之前已有其它6个中国绸都的30多家企业入驻。达利、丝丽、凯喜雅、大染坊等众多知名品牌都在这里有商品展示。“他们有些商品,在这个行业具有领先水平,这也逼得我们南充的企业,去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生产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产品。不断开发新产品,既是形势所逼,也是企业适应市场发展的必然。”市经委主任林登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力拓21世纪新丝路

  在历史上,我国曾有三条丝绸之路,分别是海上、陆地和南方丝绸之路。在中丝园里,这三条丝绸之路分别有介绍。其中的南方丝绸之路,是我国历史上的秦汉时期,在四川与印度之间,形成一条运输丝绸的国际通道,后人们将此称为“南方丝绸之路”。

这条路的起点之一就在南充,经成都、乐山、犍为、宜宾,进入云南的大关、昭通、曲靖、昆明、楚雄、大理、保山、腾冲、德宏,再进入缅甸,最后到达印度。

  南充丝绸馆的创意,就来自南方丝绸之路,馆内的进口到出口,由一条“南方丝绸之路”相连。参观者从进口到出口,相当于就走完了一次缩微型的南方丝绸之路。而在这条“丝绸之路”上,既有最原始的手工缫丝展示,更有走在丝绸行业前端的丝绸床上用品、地毯等多种终端产品的陈列,还有雄蚕酒、桑葚茶等丝绸附加商品的销售。“这个创意真的非常好,让我们对南方丝绸之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对南充丝绸有了非常好的印象。”香港游客林小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走传统的老路,主打生产原料肯定行不通,要力拓新的丝绸之路,必然要生产终端产品,这样才能更有市场,也更加有生命力。”市丝纺办副主任李伟对记者说。而这些年来,南充在丝绸终端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上进步不小、成绩可喜,在南充馆内,除了展示丝绸生产过程的缫丝机等实物外,基本上已看不到丝绸原材料的影子。入眼的,都是丝绸床上用品、睡衣、蚕丝被、雄蚕酒、桑葚茶等丝绸终端产品。“开拓终端产品,寻找终端市场,是我们丝绸企业近年来调整产业结构的最终目的所在。”四川顺成纺织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顺成纺织的展区里,丝绸睡衣、丝绸领带等丝绸终端产品销路很好。

 

  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现在,南充丝绸馆是港澳游客来深圳旅游的必去之处,很多港澳游客看到美丽的丝绸产品,都忍不住会花钱购买。“我们接待港澳游客最主要的目的,还不是让他们购买丝绸产品,而是他们回去后能向当地同胞宣传介绍我们产品,从而为我们赢取大的订单。”“中丝园”董事长郑桂泉告诉记者。的确,通过一批批游客的口碑宣传,比打广告促销的效果更好。 

  四川美亚时装公司总经理郑胜平每逢有机会,就会去各地展示南充丝绸,想把南充的丝绸品牌发扬光大。这次这个展示南充丝绸形象的好机会,郑胜平当然不会错过。“作为一个丝绸人,对丝绸倾注的感情,是难以言语的。入驻南充丝绸馆,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希望能利用这个平台,让南充丝绸有机会重新焕发生机。”

  “中丝园”在“南充丝绸馆”开馆当天出了一份简报,上面称:“南充丝绸馆”20091218揭开神秘面纱。当天在“中丝园”闭会的中国丝绸协会五届三次全会的全体理事,参观南充丝绸馆时的一个直觉,不仅仅是大气精美,还有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市委常委、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冯斌,在接受深圳媒体采访时表示,南充市委、市政府在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和面向世界的窗口,搭建这样一个展示南充丝绸和南充丝绸文化的平台,相信会进一步加深南充与深圳的交流,也会进一步加强港澳地区乃至世界各地与南充丝绸界的交流,南充“中国绸都”的品牌,将从这里飞得更高更远。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