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陕西省商务厅召开全省缫丝企业座谈会
 

陕西省商务厅召开全省缫丝企业座谈会

来源:陕西省商务厅  |   作者:市场运行与调节处   |  发布日期: 2010-01-05   |  阅读次数:578次

2009年12月30日,陕西省商务厅在西安召开有全省各缫丝企业负责人和市级主管部门科长参加的座谈会,通报了省茧丝绸协调办公室负责人变动和增聘“东桑西移”工程专家顾问组成员的情况,安排部署了全省缫丝企业生产准产证复审换发工作,听取了各企业关于2009年度生产经营情况与2010年计划的汇报交流。省商务厅副厅长兼省茧丝办主任赵银玉到会并就搞好今年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根据《国务院关于第四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07〕33号)的规定,原由国家商务部负责审批的缫丝绢纺企业生产经营资格核准事项,调整为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负责。为此,省商务厅确定,按照商务部现行缫丝企业取得生产经营资格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本着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淘汰落后、节能环保、提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的原则,对2009年底已到期的缫丝企业生产准产证进行复审换发。复审缫丝企业生产能力总量按48000绪控制,对符合条件的缫丝企业(生产规模达到1600绪及以上,生产设备未超过正常使用年限;近3年中未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桑蚕丝平均品位达到国家标准GB1997-2001《生丝》3A级及以上,双宫丝平均等级达到行业标准FZ/T42005-1998《桑蚕双宫丝》特级及以上;采用国家及省认定型号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计量仪器;污水排放达到现行国家标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经自愿申请,逐级审核,在2010年元月底前核准颁发新的《陕西省缫丝企业生产准产证》。同时,从严格控制新增生产能力和促进缫丝企业持续稳定生产经营等方面,提出了今后准产证管理的工作思路与措施。
  从各企业座谈交流的情况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茧丝市场波动,2009年我省缫丝企业普遍顾全大局,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尽力吸纳农民工约5000人就业,设法保持了正常生产经营,白厂丝和双宫丝产量仍比上年有所增长,并采取蚕茧价外补贴、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二次返利等措施,扶持蚕农稳定蚕茧生产。同时,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有4家企业实现了生产污水循环利用零排放;通过调整生产经营结构,茧丝资源综合利用开发有了长足进展,丝棉被生产量超过6万条。但仍有个别企业生产经营萎缩,长时间停工停产,蚕茧原料普遍不足。
  针对当前缫丝行业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省商务厅副厅长兼省茧丝办主任赵银玉鼓励企业坚定信心,抓住机遇,用好政策,开拓创新,他强调:一是既要依法开展生产经营,又要诚实守信,建设社会责任型企业;二是既要搞好蚕茧基地建设,又要积极为农民增收服务,密切产业链条合作关系,建设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既要下大力气做好主业,又要积级开展综合利用开发,打造名牌产品与品牌企业,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实力型企业;四是既要配合主管部门加强行业管理,又要搞好业务技术培训指导,提高蚕农和职工技能水平,推动我省茧丝绸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