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专家论坛
最新成果
实用技术
典型经验
蚕业文化
数字期刊
企业之窗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广东罗平养蚕业了不得 养蚕收入占农业收入的四分之一
广东罗平养蚕业了不得 养蚕收入占农业收入的四分之一
来源:《云浮日报》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09-12-30 | 阅读次数:702次
本报讯 (记者 崔玉蓉 区云波 特约记者 潘泽辉) 走进罗定市罗平镇,进入视野的除了青山绿水,让人印象最深的便是公路两旁随处可见的桑树林。而养蚕行业,更是让罗平镇许多农民过上了安稳的生活。记者近日获悉,该镇养蚕收入占镇农业经济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2008年蚕桑产值达5000多万元。 罗平镇属丘陵山坡地型,其中河坝沙地较多,适合种植桑树,连绵的桑叶达数百亩。养蚕是罗平镇的传统产业,从淘汰了低产质差的木薯叶养蚕方式,到今天用桑叶养蚕,养蚕的饲料和养殖技术不断改良,罗平镇的养蚕历史至今已经历了数百年。据了解,一亩桑叶能产600多斤的蚕茧,年利润约3000多元,该镇目前有桑叶面积6000多亩,当地养蚕的收入占了整个镇的农业经济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去年蚕桑产值达5000多万元。 牛路村是罗平镇四个养蚕的示范村之一,村里八成村民养蚕。该村支部书记唐国才向记者介绍,养蚕这个传统行业,多半由年纪较大的村民参与,在牛路村的养蚕户里年纪大的达80岁高龄,多数养蚕户都在40岁以上。48岁的梁任芳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养蚕人,养蚕近20年。大半生与蚕结缘的她,因为父亲是一名养蚕人,所以她在很小时候便开始与蚕接触,耳濡目染之下,她对蚕的感情也与日俱增。1990年,梁任芳嫁入牛路村,便正式开始了她的养蚕事业一直至今。 “养蚕其实挺辛苦,要小心看护蚕的成长,要防止禾蚊咬桑叶。”梁任芳告诉记者,她每天4点便要起床采集桑叶,晚上12点过后才能休息,半夜也要起来喂蚕。“幸好不用担心销售的问题,现在有来自外镇的私人老板上门收购。镇还成立了蚕桑协会,提供技术培训,帮助养蚕户提高蚕茧的质量。” 近年来,罗平镇政府从换种、信息、技术、销售和资金等多方面给桑农予以扶持,在2002年至2008年之间,该镇农技站组织了一批优质桑苗,全面为桑农的桑地换种。这种桑树丰产、叶大,高产,增加了养蚕的收入。同时,免费给桑农赠阅《农民文摘》、《南方农村报》、《中国农技推广》等书刊,积极为桑农提供种桑养蚕信息,定期组织桑农进行技术培训。还每年都定期邀请省、市农业专家到来,就种桑养蚕技术给农民授课,不断提高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在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农民养蚕的积极性也更高了,种桑养蚕逐渐成为了罗平镇的特色产业。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