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业文化
蚕业文化>>中国丝绸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丝绸的起源与发展

来源:中国丝绸博物馆  |   作者:中国丝绸博物馆   |  发布日期: 2009-10-19   |  阅读次数:1407次

(1)丝绸的起源与发展
丝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已出现罗、绮、锦、绣等品种。秦汉以后,丝绸生产形成了完备的技术体系。唐宋之际,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丝绸工艺技术和生产区域都产生了重大变化。明清两代,丝绸生产趋于专业化,织物品种更为丰富,图案更加绚丽多姿。

图片:

  1.夏县西阴村出土的半个蚕茧
1926年在仰韶文化遗址(公元前5000~前3000年)发现一个半截的蚕茧。蚕的驯化与饲养,可能是人们为食茧中的蛹,也可能出于某种信仰方面的原因。

  2.江苏吴县梅堰出土的蚕纹黑陶

  3.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蛾形器

  4.河南荥阳青台村出土的罗织物
1981年出土,是黄河流域迄今发现的最早丝织物。

展品:

  1.丝线 2750±100B.C 浙江湖州钱山漾出土
钱山漾遗址发掘于1958年,其中出土有丝线、绸片和用丝线编织而成的丝带。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长江流域最早的丝绸实物。

  2.织机玉饰件 2500B.C 浙江余杭反山遗址出土
此玉饰件共6件3对,出土时每对相距约35cm,中间原应有木质杆棒。通过对玉饰件截面的分析可知:原织机由经轴、织轴和开口杆三个部分构成。

  3.蚕纹牙雕 4080B.C 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
此象牙雕原为杖首,上面精致地刻着四条蚕纹,边饰编织纹。其出现暗示着当时人们对蚕与织造之间的关系已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