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专家论坛
最新成果
实用技术
典型经验
蚕业文化
数字期刊
企业之窗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陕西省全面完成2009年10个蚕桑基地项目建设任务
陕西省全面完成2009年10个蚕桑基地项目建设任务
来源:陕西省商务厅网 | 作者:商务厅办公室 | 发布日期: 2009-07-28 | 阅读次数:850次
今年以来,茧丝绸市场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出现低迷,为了巩固陕西省茧丝绸产业发展成果,省商务厅坚持把实施东桑西移工程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商务惠农的重点工作来抓。截止7月中旬,省商务厅已组织完成并验收合格国家支持的石泉县、平利县2个蚕桑基地巩固提高项目和千阳县、略阳县2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完成并验收合格省上支持的南郑县、清涧县、吴堡县3个蚕桑基地建设项目和汉滨区、洛南县2个蚕桑基地巩固提高项目、汉阴县1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全面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下达的2009年10个蚕桑基地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
据统计,10个基地建设项目共新栽、改造、恢复重整和深化管理良种桑园5.75万亩,新建或恢复改建小蚕共育室1.56万平方米、专用蚕室(养蚕大棚)6.75万平方米,推广发放方格簇490万片、省力化蚕台1900套,建设桑园灌溉蓄水窖30处,改造建设环保节能烘茧灶47个,培训基层专业蚕技人员和蚕农3.95万人次,完成项目总投资4649万元,其中龙头企业投入1990万元。同时,还组织完成了15个技改研发推广项目和7个蚕桑基地配套技术攻关项目。
一是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年初组织对东桑西移工程吸纳种桑养蚕农民和返乡农民工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对2006年以来国家和省上支持建设的蚕桑基地项目县和重大技改项目企业进行了绩效调查分析,又先后召开陕西省东桑西移工程专家顾问座谈会和有部分基地县(区)茧丝龙头企业负责人参加的调研座谈会,分析金融危机对茧丝绸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提出今年东桑西移专项资金支持的方向与重点,允许项目单位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项目建设内容和数量。
二是精心安排实施项目。在上年末经专家评审推荐上报国家支持蚕桑基地建设项目后,为不失时机抓好项目实施,省商务厅与省财政厅研究,于3月19日召开东桑西移项目推进会,要求各项目申报单位不等批文,按照政府组织协调、政策引导推动、企业垫付资金、技术服务单位配合、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办法,按时限质量要求抓紧项目建设内容的实施,届时国家未批项目作为省上支持项目安排。4月17日又会同有关部门召开全省东桑西移工作会,围绕把我省建成优质茧丝基地的产业发展定位,确定了今年东桑西移5项重点工作和蚕桑基地项目建设的重点,制定印发了《陕西省2009年东桑西移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实施规范》。根据各县(区) 实际,安排实施了3个蚕桑基地建设项目、3个蚕桑基地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和4个蚕桑基地巩固提高项目。
三是加强项目实施督查。省商务厅组织各蚕桑基地项目实施龙头企业及配套技术攻关项目单位,根据支持方向与重点,结合实际制定了便于操作实施和检查验收的项目实施方案,会同有关专家逐个研究审定,并实行每月初定期报告项目实施进度情况制度。同时,还先后组织人员赴石泉、汉阴、汉滨、略阳等县(区)实地督查了解项目实施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是严格规范检查验收。各蚕桑基地项目建设任务完成后,先由项目单位进行自查,再由市级商务部门组织初验,然后省商务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前制定了包括验收依据、验收内容、验收方法、提供材料和验收纪律的《验收办法》,验收中通过听取汇报、核查资料、实地抽查、走访农户、集体讨论作出结论,对不完善、不到位的问题,责成限期整改。
通过东桑西移工程项目的实施,陕西省茧丝绸产业发展基础得到了巩固和加强,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蚕桑产区政府、龙头企业和蚕农的信心。石泉、洛南等县春茧发种量均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全省实际收购平均价达每500克10.13元,高于省级指导价和周边省、市实际收购价。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