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海安县春蚕生产喜获丰收
 

海安县春蚕生产喜获丰收

来源: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09-06-15   |  阅读次数:693次

 新华报业网讯 今年春蚕生产,海安县广大蚕农克服了茧丝行情低迷、桑园遭晚霜冻害、病虫害高发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喜获丰收。据了解,今年全县春蚕平均张产量在45公斤以上,创历史最高水平。

  严把蚕种质量关,确保蚕种批批合格。3月份,海安县对所有批次蚕种随机抽样预催青,调查孵化率,进行蚁蚕微毒检测,淘汰微毒超标蚕种,确保蚕农使用的蚕种批批合格。

  做好蚕种催青工作,提高一日孵化率。在蚕种催青期间,认真搞好蚕种胚胎发育进度调查,每天逐批次抽样解剖,掌握胚子间发育开差,根据各批次的胚胎发育进度制定相应的催青技术处理方案,提高蚕种的一日孵化率,今年春蚕蚕种一日孵化率在98%以上。

  做好桑树冻害后的补救措施。4月初,桑树遭受冻害后,为减轻桑树冻害造成的损失,该县迅速召开各类会议,技术人员及时到田头分类指导对受灾桑园肥培管理;科学调整发种时间等措施稳定蚕农情绪,树立蚕农的信心,确保蚕农不减种,不减产,不减收。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蚕桑技术水平。4月份,结合农民创业培训,对各镇养蚕骨干、养蚕大户或蚕桑重点村开展以小蚕标准化饲育、蚕病及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控制环境污染对蚕桑生产的影响以及省力化养蚕等关键技术培训。据统计,春蚕期间,全县共举办各类蚕桑技术培训班200多场次,受培训蚕农超过3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万多份;另外通过召开会议以及电视、广播、报刊等宣传落实蚕桑生产关键技术措施,把技术送到千家万户。

  协调污染企业临时停产治理到位。为防止工业污染对蚕桑生产的影响,海安县政府在春蚕期前印发传真通知,要求对蚕桑生产有影响的重点污染企业实行蚕期临时性停火或停产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预计今年海安11万户桑农春蚕饲养收入超过1.6亿元。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