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阳城县推进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
 

阳城县推进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

来源:《太行日报》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09-05-12   |  阅读次数:831次

今年以来,阳城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整合蚕业资源,延长产业链条,努力增强蚕桑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争取产业合理化和效益最大化。

近年来,阳城县充分利用“东桑西移”机遇,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在技术创新、品质提升、品牌创造上做文章,推动蚕桑产业快速发展。为解决小蚕染病、大蚕暴发等技术难题,县蚕桑技术服务中心与中科院蚕研所、南京大学明学有限公司联合研制了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温湿自控小蚕共育新技术,有效地降低了蚕病发生率。针对传统养蚕误工、费力、生产率低下的情况,他们围绕省力化做文章,全面推广大蚕少回育、地面条桑育、室外大棚养蚕等省力化养蚕技术,有力地推动了养蚕向省力化、规模化和效益化方向发展。为维护“阳城蚕茧”名牌荣誉,他们全面推广方格蔟,2008年一年就推广方格蔟111万片,仅此一项全县蚕农增收866万元。2008年,全县养蚕72126张,产茧360万公斤,蚕茧收入7116万元,全县5亩桑园以上大户3000多户,年收入1万元以上的大户达1600多户。

为了延长产业链条,增加蚕农收入,解决蚕桑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阳城县出台了多项措施,加强蚕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位于寺头乡境内的山西帅源饮品有限公司是华北地区唯一加工桑椹果汁系列饮料的企业,年生产能力5000吨。近年来,他们加大科研力度,扩大生产能力,每年可直接增加蚕农收入500万元。次营镇的建平绿农菌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废弃桑枝培育优质香菇获得成功,使桑枝变废为宝,据测算,每亩桑枝培育香菇纯收入可达600元,全县仅此一项每年可增收4800万元。而含有丰富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蚕蛹,也悄然进了超市、上了餐桌,成了受人喜爱的高级营养品。蚕粪也进入沼气池,为新农村能源利用注入了活力。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