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专家论坛
最新成果
实用技术
典型经验
蚕业文化
数字期刊
企业之窗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嘉兴秀洲区农经局召开提升蚕桑产业座谈会
嘉兴秀洲区农经局召开提升蚕桑产业座谈会
来源:嘉兴市秀洲区农经局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09-04-30 | 阅读次数:638次
秀洲区是全省的重点蚕区,蚕桑生产是我区的传统优势产业,种桑养蚕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素有“渔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称。而且从桑苗培育、蚕种生产、蚕茧生产、加工出口有着一条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十几年来蚕茧产量稳定在4000吨左右,茧款收入在0.8亿元左右,近二年,由于受国家东桑西移政策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蚕桑生产有所下滑,但全区仍有桑园面积4.5万余亩,养蚕户近2万户,蚕桑生产仍是我区传统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目前蚕桑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产业受到重大冲击,对此,区农经局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于4月17日召开了实施桑园综合开发,提升我区的蚕桑产业座谈会。
座谈会由区农经局党委书记、局长李荣伟主持。市蚕桑管理站站长蔡玉根、区农经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何晓迪嘉欣丝绸茧丝公司代表和有关镇农技中心负责人、部份重点村、养蚕大户蚕桑专业合作社、大有蚕业科技有限公司、区蚕桑站有关人员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大家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为提升我区的蚕桑产业,纷纷献计献策。大家认为虽然目前蚕桑生产遇到了困难,蚕桑生产比较效益下降,其原因主要蚕茧收烘政策(体制)严重影响蚕茧质量,再加上受国家东桑西移政策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我区重点蚕区的地位没有动摇,蚕桑生产基础条件良好,技术保障有力。
在分析了我区蚕桑生产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后,根据省农业厅提出的加快传统蚕桑产业优化改造步伐,建设优质高效蚕桑规模小区,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品牌,进一步提升蚕桑产业层次,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力开展桑园综合开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任务和要求。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提出提升我区蚕桑产业的具体对策。
具体对策主要是: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蚕桑不仅是我区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我区的生态型农业。大面积的桑园,对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桑园作为经济林,对提高我区的森林覆盖率起到巨大的作用。我们要给蚕桑生产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定位,牢固树立蚕桑仍是我区必须重视和稳定的传统效益农业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领导,继续支持和扶持蚕桑生产。要进一步把握市场导向,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强化区域布局,夯实产业基础,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达到以坚实的基础稳定产业,以先进的技术改造产业,以优良的品质提升产业的目的。使蚕桑产业逐步朝着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
2、大力推进桑园综合开发工作,提高亩桑产出率。
一是桑园套种。桑园套种的品种较多,主要有套种青菜、榨菜、萝、青毛豆、芝麻等。我区以套种青菜为主。桑园套种青菜是利用冬春季蚕闲、桑树休眠期进行的桑园综合开发的一种生产模式。
二是桑园套养。桑园套养目前我区以桑园养鸡为主。其实著名的王店三园鸡主要是放在桑园内饲养的桑园鸡,桑园养鸡好处很多,由于桑园地面空间很大,鸡能够在桑园地里跑来跑去,再加上桑园里鳞翅目害虫较多,鸡还能吃到营养丰富的虫子。因此,桑园养鸡不但能提高鸡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增加桑园肥料,减少桑园害虫,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
三是桑条育菌。培育桑树的收获物是桑叶,在春蚕结束后要进行夏伐,夏伐后留下大量的桑枝条,晚秋期的初霜后落叶前,要进行桑园强剪梢,剪梢后又留下大量的桑枝条。利用桑枝条培育桑木耳是一条提高亩经济效益的很好途径。桑枝条——桑木耳——水稻高效生产模式是利用废弃桑枝条为原料在稻田栽培黑木耳,黑木耳生产结束后,清园种植水稻的稻菇轮作模式,而且黑木耳生产结束后的菌渣作有机肥还田,可以培肥地力,实现桑枝条——黑木耳——水稻三大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这种生产模式既提高了桑枝条和黑木耳菌渣等农业废弃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因桑枝条腐烂和黑木耳菌渣乱丢乱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可以充分利用冬闲田,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了农田利用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成了桑农增收和稻农增收的新渠道。
四是桑叶养羊。杭嘉湖生产著名的湖羊,主要是杭嘉湖有大量的桑园,秋蚕结束后,除留出少量的上部几片叶外,要将多余的桑叶全部采下,并晒干保存好,当作冬季湖羊的粮食。另外桑园内的杂草,也是湖羊主要食料。因此,桑叶养羊也是提高亩桑效益的好方法。
五是桑条做板。利用桑条做成桑条板,不仅做到充分利用了多余的桑条,而且生产出来的桑条板漂亮美观,经济效益好。
六是积极做好蚕桑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工作。桑条皮、桑椹、蚕粪、蚕蛹等都可以进行综合开发,以提高经济经济效益。
3、改进收茧方法,实行优质优价
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向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要求改进收茧方法,实行优质优价。这是提高茧价,重振我区蚕桑产业的最根本的途径。
4、筹措配套资金,争取各方扶持
对于传统优势产业,曾为我区经济发展作出过贡献,我们要加以重视,是否象鱼塘改造那样,政府给予重视,我们要在充分发动蚕农投入的前提下,争取各方支持,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给予资金支持,在土地整理时,应拿出一定的资金专项用于桑园的优化改造工作。同时,对争取到的资金,要严格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
5、组建专业合作,推进产业化经营
积极探索建立生产者之间联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促进蚕产生产产业化经营,组建蚕桑专业合作社,实现企业、蚕农双赢的良性循环。产业化经营包括品牌战略、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四项重要内容。蚕桑规模经营是提高蚕桑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要积极培育蚕桑经营大户,通过桑地有偿流转,租借等形式,鼓励桑园向养蚕能手集中,这样既有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又使产业化发展有了基础,同时还能提高规模大户的经济效益。
6、努力提高茧质,创建品牌蚕茧
提高茧质,是提高蚕茧价格的有效途径,创建品牌蚕茧是提高蚕桑生产竞争力的的效方法。要创建品牌蚕茧,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大力推广先进的适用技术。二是积极推广优良的簇具。三是加强簇中管理。四是积极引进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桑、蚕新品种。五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我区蚕茧知名度。
7、大力推广省力化技术
大力推广由我区主持并获得市(厅)科技进步奖的省力化培桑、薄膜覆盖二回养蚕技术,使用广大蚕农能够上班养蚕二不误,努力提高劳动生产力。从繁重的蚕桑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
8、积极探索并推广应用桑园管理机械化技术
随意从事蚕桑产业人员的老龄化,繁重的桑园肥培管理和病虫防治对老年人来说,显得越来越吃力。而实行桑园管理部份工作的机械化是有可能的,对此,应积极探索并加大对桑园管理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我区已开始实施这方面的工作,桑园管理机械化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已立入国家星火项目和市科技项目。随着桑园机械化的推广应用,必将提升传统蚕桑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9、综合治理养蚕环境,确保蚕农养蚕安全
养蚕安全得不到保障也是影响蚕桑产业经济效益的大敌。因此要从加强农业综合执法着手,特别是在饲养秋蚕前,要及早部署,广泛宣传,全面检查各类农资店,严格执行嘉兴市政府办公室文件精神,在每年的4~10月期间,蚕区严禁销售和使用对蚕高毒的杀虫双类、菊脂类和阿维菌素农药。实行谁销售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粮、桑要互相协调,互通情报,科学安排防治时间,确保养蚕安全。
10、发展休闲观光蚕业
我区的种桑养蚕,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有着很深的蚕文化丝绸文化基础,应挖掘蚕文化,并加以发扬光大。目前在我区区域内,有丝绸博物馆,果桑基地,丝厂,各类丝绸加工厂,丝绸外贸企业,因此,发展休闲观光蚕业基础坚实。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