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院士指出:“河南是一个文化大省,文化底蕴深厚,甲骨文中蕴含着大量的蚕丝文化值得发掘,甲骨文中与蚕丝相关的字有100余个,可见蚕丝在史前文化中有重要地位。但我在参观殷墟博物馆中,发现没有这方面的介绍。如果弄清我国蚕丝文化的源头在安阳,不仅对提高河南蚕业的地位而且对中华文化的研究也是重要贡献。河南又是一个资源大省,柞蚕、桑蚕、天蚕、蓖麻蚕种类齐全。特别是那些一化性柞蚕资源世界稀有,十分珍贵,蚕业资源保护要引起高度的重视,21世纪是生物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谁拥有宝贵的生物资源,谁就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河南还是一个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发展蚕业一定不要与粮争地。蚕业可以在丘陵山区、滩涂发展,你们河南山区有大量的柞林资源可以在保持生态条件下开发养蚕,山上养柞蚕,滩涂植桑养蚕,是山区农民很好的致富项目。听说你们省有那么多的农民兄弟冒着风险外出打工,为什么不能发展蚕业,让他们在自己的家园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蚕业是一项具有传统优势的特色产业,在河南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你们要做好宣传工作让省领导重视。”
在谈到河南蚕业的发展方向时,向院士指出:发展蚕桑不能只讲缫丝、织绸,要考虑多元化发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蚕蛹、蚕蛾加工食用是很好的食品,深度开发如蛹油,含不饱和脂肪酸很高,又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桑叶作饲料养牛、养羊养兔营养价值很高;桑果做饮料,柞枝、桑枝是发展食用菌很好的原料。蚕丝绢纺材料可以制出很多高档商品。总之,蚕丝业发展不要吊在一根丝上,要考虑多元化开发。
在谈到河南蚕业的发展前景时向院士指出:河南蚕业虽然总量不大,但位置重要,优势明显。桑、柞蚕并举是河南的一大特色,一化性柞蚕资源是河南的珍贵资源。河南既是蚕业的适生地,也是蚕业的发源地。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劳力充裕,发展蚕业前景广阔。河南蚕业,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同样也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发展好河南蚕业,造福百姓,不仅是你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国家蚕业发展的需要。
参加座谈的有河南省蚕科院院长褚金祥、院长助理周其明,省农业厅蚕业站站长郑作运以及省农科院的有关专家。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