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蚕蛹和茧壳分开卖
 

蚕蛹和茧壳分开卖

来源:《农民日报》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09-03-24   |  阅读次数:928次

蚕蛹能活一个月,辽宁省海城市析木镇独木关集贸市场没卖完的蚕蛹都是农民从茧壳里割的,都是活的,活蚕蛹才能卖得上价,现在是1公斤12元。每年的十月至来年三月,析木镇几乎每家都会烹饪这种柞蚕蛹。海城市的蚕蛹行业一年有上千万元的收入,然而这个产业竟然是从当地几家倒闭的缫丝厂发展起来的。

  上世纪80年代,海城市的缫丝产业逐渐兴起,缫丝厂需要完整的茧壳,农户们就把带蛹的蚕茧卖到缫丝厂。2000年,原料丝价格一路下滑,很多缫丝厂纷纷倒闭。析木镇龙凤峪村的刘太一放养了十几年柞蚕,可现在辛苦一年,卖了蚕茧也赚不到多少钱。他的小儿子刘运强发现海城市里的很多饭店都有蚕蛹这道菜,饭店用开水把蚕蛹焯一遍,再用油把它炒了,皮酥肉香,一盘菜卖30元钱。听说饭店以每公斤10元的价格收购蚕蛹,刘运强就打起了蚕蛹的主意。缫丝厂取茧抽丝都用高温的药水浸泡蚕茧,里面的蚕蛹不能食用。怎么样才能把蚕蛹完整地取出来,又不破坏茧壳?父子俩试验用水煮的方法把蚕蛹取出来,但是,经过水煮的蚕蛹变成了熟蚕蛹,饭店不愿要,因为它储存的时间短,味道也没生蛹好。

  刘太一开始琢磨能剥茧取活蛹的方法。他根据蚕蛹的直径,设计了钢圈,在钢圈的一端安上刀片,轻轻一转,蚕蛹就能剥出来。他发明的这个工具使一个人一天能剥出100多公斤的蚕蛹,不但提高了效率,还保证剥出的蚕蛹能够存活一个月左右;而且蚕蛹的好坏一眼就能辨别。尽管被刀割破的茧壳不值钱了,刘家父子一年卖蚕蛹也比以前卖蚕茧多赚十几万元。2004年,龙凤峪村有300户农户做起了蚕蛹的收购和加工,一年的加工量达到400多万公斤。朱兴仲家是龙凤峪村最大的加工户,一天就能加工500多公斤的蚕蛹。他把蚕蛹卖给沈阳农贸市场的批发商,大部分被批发商销售到沈阳的酒店、饭店,这些地方需要常年供货,可是夏天的蚕蛹就变成蛾,没有人买了。农民朱兴仲自己花钱建个能存5000多公斤蚕蛹的冷库,花去三万多元。夏天的蚕蛹售价比冬天高一倍,他几个月就能收回建库成本。

  近几年,茧壳的价格开始回升,被刀割过的茧壳也可以使用,经过加工的茧壳,1公斤能卖60元多元,大部分被加工成蚕丝被。蚕蛹和茧壳分开卖,一年就能给当地农户带来8000多万元的收入。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