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3日,安徽省蚕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合肥圆满举行。相关部门代表、会员代表与特邀嘉宾等共一百五十余人齐聚一堂,共商蚕业科技发展大计,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并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机构,为安徽省蚕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多方齐聚,共贺会议启新程
本次大会得到各级部门与兄弟单位的高度关注。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创新部、安徽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安徽省商务厅(省茧丝办)、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安徽省纤维检验局到会;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吴海平,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文全,中国蚕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刘挺,中国蚕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棉花与蚕桑研究所党委书记刘飞驰,湖南省丝绸协会会长、中茧新科桑蚕生物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丽等出席会议。
江苏省蚕丝学会特地致信祝贺,浙江省蚕桑学会、湖北省蚕学会、河南省蚕业协会及安徽省农学会、作物学会等省内兄弟学会也纷纷发来贺信,充分体现了行业内外对安徽蚕业发展的认可与支持。大会由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范涛研究员主持。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副所长,安徽省特色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汪泰初研究员、中国蚕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刘挺副研究员、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文全高级工程师等分别致辞,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创新部副部长张佳佳讲话。他们高度肯定学会过去六年在党建引领、学术交流、产业服务等方面的突出成绩,同时为学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鼓励全体会员再接再厉,为乡村振兴与蚕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回顾奋进路,硕果累累聚共识
审议环节中,范涛代表第十二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深情回顾了2019年10月学会换届以来在党建引领、学术交流、科技服务、自身建设等方面的奋斗历程和工作成果。
范理事长表示,六年来,在安徽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省科协正确领导下,在中国蚕学会、中国丝绸协会大力支持下,省蚕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带领全体会员和全省蚕业科技工作者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创建长三角蚕业丝绸科技论坛,实现一体化优势互补;创新专家企业行活动,助力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创立“勤奋如蚕,团结如茧,廉洁如丝,奉献如绸”为主要内涵的“春蚕丝路”党建品牌,加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带领全省蚕业科技工作者取得一系列亮眼成果。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2026年将是“十五五”的开局之年。范理事长建议省蚕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要继续坚守 “四服务一加强” 职责定位,深化长三角合作、推广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技术、强化会企联动,为我省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添砖加瓦。
接着,黄晨作《安徽省蚕学会第一届监事会工作报告》,张颖作《安徽省蚕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财务报告》。全体代表经举手表决,一致通过三项报告,为学会过往工作画上圆满句号。
换届谱新篇,凝心聚力向未来
换届选举环节规范有序,成为大会焦点。汪泰初详解《安徽省蚕学会换届选举办法》,魏国清汇报换届筹备情况及候选人员结构,汪剑霞解读《安徽省蚕学会章程(草案)》,王健介绍《安徽省蚕学会会费标准及管理办法》。经民主程序,大会选举产生第十三届理事会理事和第二届监事会监事。
在随后召开的第十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及党委相关会议上,分别完成换届选举工作:选举产生由53人组成的新一届理事会、15人组成的常务理事会,选举范涛为党委书记、理事长;选举产生由3人组成的监事会,选举黄晨为监事长;同时选举产生由5人组成的党委会。
新一届领导班子表态,将秉承“春蚕丝路” 精神,带领学会聚焦产业需求,深化科技创新与区域合作,推动智慧蚕业发展,让蚕桑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 “致富丝”。
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
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同时举行,与会专家围绕工厂化养蚕创新各抒己见,分享养蚕成果与实践经验,为行业发展贡献智慧。
此次大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安徽省蚕学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祝愿安徽省蚕学会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继续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蚕业篇章贡献力量。
(esilk.net声明:本网登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行业资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