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8日,由中国蚕学会(野蚕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承办,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吉林综合试验站、吉林省蚕学会、吉林省柞蚕产业技术体系、敦化市人参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协办第五届全国野蚕学学术研讨会暨柞蚕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召开。敦化市副市长毛瑞琼、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郑清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唐琳、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李喜升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讲话。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院长朱绪伟研究员主持开幕式。来自国内科研院所、高校、推广部门、企业等相关单位近百名代表参加会议。
毛瑞琼简要介绍了敦化作为吉林柞蚕核心产区的资源优势、产业规模及“二化一放”技术优势,已成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表示需科技引领,盼借大会深化产学研融合,促成果落地。郑清强调了吉林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推进乡村富民特色产业发展,指出柞蚕产业在特色产业发展进程中熠熠生辉;介绍了吉林省拥有良好的自然基础,构建了全产业链条的科研支撑体系,种茧供应居全国核心;提及当前柞蚕产业迎市场与科技机遇,希望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助力柞蚕产业发展。唐琳在讲话中肯定了2024年我国丝绸产业增长、巩固大国地位,同时指出我们向丝绸强国迈进面临的竞争压力,对比了印度、土耳其的发展情况;强调了我们必须时刻保持紧迫感,积极探索新路径,并提出强化种质资源保护、精心规划产业布局、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推进产品多元化开发四点建议;呼吁携手共进,推动野蚕学研究不断深入,促进柞蚕产业蓬勃发展。李喜升在讲话中指出“十四五”以来我国柞蚕产业整体发展形式日趋向好,阐述了柞蚕产业发展越来越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柞蚕产业的重视程度逐步增强、柞蚕产业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日益突出三方面体现;强调会议研讨总结“十四五”成绩,谋划“十五五”工作,凝聚共识,推动柞蚕产业突破技术瓶颈、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与农业强国建设。
会议以“聚焦野蚕业创新变革,谋划十五五行业发展”为主题,举行了主旨报告和交流报告。谭安江和钱荷英主持主旨报告。江苏科技大学李木旺教授、西南大学鲁成教授、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李喜升研究员、北茶(吉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张德祥、沈阳农业大学秦利教授分别就“蚕桑产业现状与产业技术发展”“中国野桑蚕与家蚕的分子系统学研究”“中国柞蚕遗传育种成就、最新进展与今后柞蚕产业科研主攻方向”“一棵树 三联界 桑黄”“柞蚕文化与产业创新发展”作大会主旨报告。都兴范和王勇主持交流报告,来自安康学院、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呼伦贝尔市农牧科学研究院等全国各地的10位专家代表等先后作交流报告。会议由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院长朱绪伟研究员进行会议总结,本次研讨会为野蚕学及柞蚕产业领域的科研人员搭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esilk.net声明:本网登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行业资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