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政府赋能让南充丝绸在源点重焕千年光彩
 

政府赋能让南充丝绸在源点重焕千年光彩

来源:南充日报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25-08-04   |  阅读次数:82次

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锚定 “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坐标,将做实 “中国绸都・丝绸源点” 品牌写入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建设蓝图,南充市政协以 “协商有方、建言有效” 的担当,助力千年丝绸文化焕发新生。

南充与敦煌,一个是 “丝绸源点”,一个是古丝路明珠。2024 年秋,南充市政协组织依格尔等企业赴敦煌 “取经”,推动本地公司与敦煌文旅集团达成合作,计划合资成立 “敦煌丝局”。南充正整合丝织品企业资源,借敦煌文创东风,让蜀绘丝绸与敦煌纹样碰撞出文创新品。

南充丝绸斩获 “丝绸源点” 等七大 “国字号” 品牌,制定地方标准,建成全国唯一真丝绸缎价格指数平台。但也面临蚕茧自给率不足、设备智能化滞后、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截至目前,政协委员深入调研,累计提交相关提案 47 件,反映社情民意 12 期,组织跨界别协商 5 场次。

在6月27日召开的南充市政协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上,围绕丝绸产业发展的讨论热烈而深入。面对产业发展中的瓶颈,委员们结合调研思考,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建议。市政协常委、高坪区政协主席陈卓夫直面南充丝绸产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的现状,建议以 “智改数转” 为突破口:推广智能织造、自动化印染等新技术,支持企业接入工业互联网,打造 “智能工厂”“数字车间”,通过技术赋能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市政协委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蚕病中心主任青学刚则聚焦产业链条短板,提出 “补链攻坚” 方案。他认为,需加快建设专业化印染产业园和化纤产业园,重点引进绿色印染企业及面辅料配套企业,以此破解原材料和产品 “两头在外” 的困境,完善本地丝绸产业链;南充市茧丝绸协会会长李伟更关注丝绸文化的传承与活化。他呼吁,借 “中国绸都” 创建 20 周年的契机,加强南充丝绸考古研究,抢救性整理老丝绸人的口述历史,精心设计 “丝绸工业记忆” 文旅路线,并推动《南充丝绸通史》等系列丛书出版,让千年丝绸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高坪丝绸特色小镇的六合丝厂承载着城市记忆。市政协委员联名提案推动其列为 “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保留完整生产线。2024 年 4 月,联合调研组赴成渝调研,形成报告提出 “产业筑基、文旅引流、产城融合” 路径,获市委重视。如今,“丝绸源点・六合丝绸博览园” 成省级消费新场景,老厂房变身为博物馆、研学工坊和光影剧场。以市委文旅蓝图为卷轴,以政协建言为经纬,南充正重织三千年丝绸文脉。一条贯通古今的丝绸文明纽带,一座嘉陵江畔的产城融合新城,正绽放芳华。

(esilk.net声明:本网登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行业资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