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广西蚕桑遗传改良与高效种养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2025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南宁召开。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院长、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代方银教授,广东省人大农村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廖森泰研究员,江苏科技大学副校长李木旺研究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所长王永强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院长孙京臣教授等9位学术委员会成员应邀出席。
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代方银教授主持,重点审议了实验室2024-2025年度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学术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实验室建设对推进热带、亚热带蚕丝科学进步、破解产业发展瓶颈、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广西蚕丝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术委员会专家指出,实验室建设两年来在应用基础研究领域成效显著,育成“桂蚕8号”蚕品种通过国审并入选2025年农业农村部主推品种,集成蚕病精准防控、石漠化地区蚕桑高效生产等一批先进实用技术,发表SCI等高水平论文12篇,4项成果获广西科技进步奖,科研能力与研究水平显著提升,得到业界广泛认可。
针对实验室未来发展,学术委员会专家提出明确指导意见,需进一步优化规划布局,凝练核心研究方向,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加大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引进与培养力度;同时要创新管理机制,营造优良科研氛围,整合优势力量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力争将实验室打造为引领亚热带蚕丝业科技进步的核心创新平台,助力广西从“蚕业大省”向“蚕业强省”跨越。
学术委员会还审定“2025年开放课题”申报项目,拟对《多组学技术解析桑树应对重金属复合污染的耐受策略及修复机制》等5个课题予以立项资助,审定通过汤庆坤正高级农艺师接任实验室主任。
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卿军作总结发言,对学术委员会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表示感谢,并就实验室下一步建设作出具体部署。
实验室依托单位领导班子、研究骨干及管理人员等45人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录入者:栏目编辑1| 审核员:石韡韬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