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农业部、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并联合启动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蚕桑产业列入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行列,中央财政拨款1.3亿元支持国家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第一期(5年)的建设。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由国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地方综合试验站二个层级构成。国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设1名首席科学家和26名科学家岗位。另外,在全国18个蚕桑主产省区设立25个蚕桑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
科学家岗位按国家制定的遴选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经选拔、农业部网上公示和相关部委审批后确定。西南大学向仲怀院士为国家蚕桑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苏州大学有3位教授入选科学家岗位:沈卫德教授(家蚕生理生态学岗)、司马杨虎教授(遗传育种岗)、张雨青教授(蚕丝综合利用岗),其中沈卫德教授还担任国家蚕桑产业体系执行专家。上述3位教授均为苏州市生物学会会员。科学家岗位5年为一个周期,考核合格后可以长期支持。每位科学家每年获财政部专项研发经费70万元进行项目科研攻关,目前学会3位科学家的2008年度科研经费已下达到苏州大学。
此次学会3位教授入选蚕业科学家岗位,标志着苏州市生物学会的一些科学家在蚕桑科研及为产业服务中所作出的贡献得到了蚕丝业界的认可。同时,对于进一步提高苏州大学及江苏省的蚕丝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