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临安桑枝屑栽种黑木耳 大有账算
 

临安桑枝屑栽种黑木耳 大有账算

来源:《杭州日报》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09-01-12   |  阅读次数:768次

“用力把料装紧,如果太松软,就会影响菌棒的质量……”新年伊始,临安市农技推广中心请来潜川镇的黑木耳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方向阳,手把手地传授临安蚕农如何用桑枝屑栽种黑木耳。前来学习的蚕农们说,这回剪下来的桑枝再也不是家里的累赘了,用它来栽种黑木耳,既是废物利用,还能挣钱。
    为了使蚕宝宝吃到更多桑叶,桑园每年要剪枝两次。临安市现有桑园5万余亩,每年剪下来的废桑枝条约4万吨,产桑枝木屑2万多吨。早些年,这些桑枝条都是当柴烧掉,现在,有了煤气灶和电饭锅,废桑枝只能堆在房前屋后或田间地头任其腐朽,既污染环境,还有碍观瞻。却不知,废弃的桑枝竟可以为蚕农带来二次收益。经测定,桑枝富含粗蛋白、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是生产黑木耳的上等原料。鉴于桑枝黑木耳可观的生态效益,2006年6月,浙江省和杭州市两级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决定在全省推广利用废桑枝屑栽种黑木耳技术,两年后的2008年4月,方向阳成了临安首个吃螃蟹者,他也注定将要成为首个受益者。

    废桑枝究竟是如何变成黑木耳的?在临安潜川镇海龙村的黑木耳培育基地,记者一探究竟。只见工作人员将桑枝粉碎成豆粒大小的木屑,加入麸皮、棉籽壳等配料,然后装袋、灭菌,就制成了栽种黑木耳的菌棒,发菌后,就可运到大田出菇。

    方向阳对黑木耳的销路充满信心。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临安年产4万吨废桑枝计算,这些桑枝可制作菌棒4000万根(袋),每棒菌棒的产值约为4元,4000万棒的年产值预计在1.6亿元,估计净利润可达到8000万,已接近临安目前的蚕桑业产值。而且栽培食用菌是一个老少皆宜的活儿,如果在蚕农中推广该项技术,所带来的回报将可以与养蚕媲美。而且种植黑木耳还不影响粮食生产,5月份黑木耳都采摘完了,正好赶上水稻种植,既利用了农村单季稻收割完毕后的空闲农田,还可以把这些栽培后的废菌棒就地还田,代替有机肥,实现了蚕业资源的良性循环利用。

    目前,临安市农业局已将桑枝屑栽种黑木耳项目列入2009年杭州市生态农业的建设示范项目,并将临安海龙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设为技术示范点,种植户碰到任何问题随时可以上门讨教。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