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上午,桐乡市蚕业管理站召开了全市蚕桑生产总结大会,各镇、街道全体蚕桑辅导员,市蚕业管理站全体技术人员,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市蚕业管理站吴纯清站长总结回顾了08年全市蚕桑生产工作和对09年提出了工作思路;高级农艺师吴水明老师作了“大蚕舒适化饲养技术”的讲座;陈梓林副局长对于我市蚕桑产业的稳定作了重要讲话。
会上,高级农艺师吴水明老师首先作了“大蚕舒适化饲养技术”蚕业创新技术的讲座。他依据我市近年来蚕业生产的现状,为了解决蚕业生产的劳力矛盾和适度推进蚕业生产规模经营,大胆尝试,创新大蚕饲养新技术,提高了蚕业生产的劳动率和经济效益,该项技术计划2009年春蚕期在全市镇、街道进行试点,进一步探索大蚕舒适化饲养技术要素,以利在全市推广。
然后,吴纯清站长作了08年蚕桑生产总结,他说:08年蚕桑生产面对严峻的生产形势,紧紧围绕安全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省力化管理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重点抓了以下六项工作:①.增强安全意识、落实工作措施。排氟得到有效控制,防氟措施全面贯彻,春蚕生产没有发生氟化物中毒事件。社会化服务提高,共育规模稳定,实现连续四年安全生产无人员死亡事故。建立粮桑安全体系,做到防范机制完备,协商制度健全,并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加强技术指导,保证粮桑安全生产。②.重视技术培训,丰富普及形式。举办市、镇、街道、村多级技术培训共30期,培训人员达3211人次,印制并发放小蚕饲育技术参考表及粮桑安全技术措施50000余份。③.抓好内部管理,落实生产责任。全年通过“东方农业信息网”发布技术指导;农民信箱发布“蚕业要事,特别提示”;市、镇、街道进行专题广播讲座和进行现场指导,通过多种形式的指导方式,提高了蚕业技术指导的时效,及时解决了生产中的问题。④.强化质量管理,提高技术到位率。针对去年以来蚕茧市场萎蘼不振的现状,今年的生产指导中,在贯彻常规生产技术措施的基础上,强调了产品质量意识,要求蚕农克服以往重养蚕过程,轻上蔟环节,以致蚕茧产质量难于稳定的现象。⑤.探索省力化技术,寻求产业稳定方向。蚕桑生产历来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了稳定蚕桑产业,必须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通过较大程度地缓和蚕桑用工矛盾,使栽桑养蚕成为农民在充分体现劳动价值基础上,以剩余劳力为主体,能带得过的一门副业,才能稳定养蚕农户群体,稳定蚕桑生产基础。因此,积极探索蚕业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已作为蚕业工作者的首要任务。⑥.加强调查研究,当好政府参谋。由于现行蚕茧收购体制未能充分体现优质优价,劣质低价的价值规律,使我市的蚕茧质量下降,形成了生产与收烘的恶性循环,导致现行的蚕茧收购体制,已成为制约蚕业生产稳定的主要因素,我站组织了专门人员进行专题调研,并在开展常规生产调研,保证蚕桑生产有序进行的基础上,针对蚕桑产业急剧下滑的形势,努力采取稳定蚕桑产业的办法和措施,提供正确资讯,当好领导参谋,为政府解忧,为蚕农排难。同时,对09年的工作重点作了安排,即:一是自动控温控湿小蚕饲养设施的推广应用;二是实施大蚕舒适化养蚕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三是开展设施蚕业示范区建设。
最后,陈梓林副局长作了重要指示,要求全体蚕业技术人员,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发扬脚踏实地工作的精神,牢固树立为农服务思想,认真抓好蚕业技术的到位率,提高蚕茧质量,稳定蚕桑产业,同时要求,在蚕业生产低迷期,理性对待蚕桑产业,要求深入基层,加强调研,创新蚕茧流通体制,探索组建蚕业经济合作社,畅通蚕茧消售渠道,真正体现蚕茧的自身价值,提高蚕业经济效益,稳定我市蚕桑产业。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