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紧紧抓住已经形成的蚕桑业这一优势,集中力量提效升级,让这一传统产业成为“民富县强”的第一产业。
石泉县兴桑养蚕历史悠久,人均蚕茧产量、养蚕单产、亩桑产茧、方格簇普及率以及系列产品开发水平五项指标均居西北前列,蚕桑产业已成为该县“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按照国家实施“东桑西移”项目,该县制定了把蚕桑产业打造成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工业扩张、富民强县的第一产业的发展规划。在桑园基地建设过程中,该县集中领导干部力量进行主抓,用好田好地集中连片建设丰产桑园,投入资金对大镇、大村、大户进行奖补扶持。全县桑园面积累计达到10万亩。如今,该县蚕桑产业呈现出集育苗、建园、制种、养蚕、缫丝及丝产品深加工、副产品多元开发为一体的现代化发展新格局。
为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的目的,该县选派1000名党员帮包1000个养蚕大户,选派科技特派员到蚕桑发展薄弱的乡村建立示范样板;推广多批次、简易化等节本增效技术;开辟蚕茧收购“绿色通道”,推行保护价收购蚕茧等政策。目前,该县养蚕10张至100张的大户有2000多户,养蚕300张以上的大村160个,全县养蚕近9万张,大村大户的养蚕量就达75%。
石泉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鼓励、扶持发展桑蚕生产和蚕茧加工龙头企业。县蚕种场继续大力实施“名牌”蚕种发展战略工程,天宏、天成两大茧丝企业通过技能扩改,年收烘、加工蚕茧3000吨,为蚕农增收6000万元的同时,自身也发展成了年产值过亿元的龙头企业。雨花天虹、天成家纺、永宏丝业等公司成功生产的蚕丝被、睡衣、毯、丝巾、蚕沙枕和蚕公酒、桑葚干红、果醋等系列产品,在省内外赢占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和空间。据了解,该县10多个蚕桑龙头企业的工业产值已突破1.5亿元大关。
县上还通过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学院共建的石泉蚕桑科研教学基地这个平台,下大功夫进行桑枝高密板、桑叶食品、彩丝产品等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石泉县委书记邹顺生说:“我们就是通过让蚕桑产业梯次升值、提效升级,从而进军‘西北第一’,实现‘富民强县’”!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