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重庆:黔江区把蚕桑产业打造成高效生态型产业
 

重庆:黔江区把蚕桑产业打造成高效生态型产业

来源:重庆市黔江区蚕业管理总站 曾平  |   作者:曾平   |  发布日期: 2008-11-26   |  阅读次数:788次

黔江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突出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按高起点、快速度、跨越式发展要求,全力发展蚕桑产业,至2007年底,全区蚕桑发展到5万亩,良桑率达98%,分布12个重点镇乡、83个村、460个组、养蚕农户达21460户;蚕茧产量每年以50%的速度递增,2008年蚕茧产量历史上首次突破万担大关,达27329担,蚕农收入2358.5万元。从2008年起,用三年时间,新建15万亩优质桑园,其中新建示范桑园10万亩,到2015年产茧30万担,养蚕收入3亿元以上;形成缫丝、织绸、服装、外贸一体化经营,年产值35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创税1亿元以上。蚕桑已发展成为一个既有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环境保护的生态型产业。

近年来,黔江区把蚕桑产业发展与退耕还林等农业发展扶持政策紧密结合起来,吸引更多农户参与退耕还林,不断扩大蚕桑栽植面积。至2007年底,全区蚕桑栽植面积扩大到5万亩。该区制定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环境,积极引进和大力扶持蚕茧加工企业,消化全区蚕茧。黔江区蚕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000万元在正阳工业园区新建4800绪缫丝厂, 2009年5月正式投产。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和科技措施的落实,引导和扶持蚕农新建标准化小蚕专用共育室188个,室外养蚕大棚8043个,推广使用纸板方格簇近200余万片,扩大养蚕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引导栽桑不养蚕的农户进行桑园承包,充分整合、利用闲置桑树资源,给其他养蚕户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公司加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黔江区的蚕桑产业逐渐显现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发展格局。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