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的标准化工作需要特别强调参与国家标准化工作。标准化走向国际,争取到制定国际标准的主动权是全国丝绸标准化委员会一项重要的工作。国家标准委员会的有关领导及全国标准化委员会的顾问、主任委员及秘书长将今后的标准化工作理出了一条明确的线路。沿着这条线路,我国丝绸行业已准备好续写丝绸国际标准。
全国丝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顾问、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弋辉
建设高水平丝绸标准体系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我国丝绸业的发展一直主导着国际丝绸市场的供需平衡和贸易格局,是我国主导国际市场为数不多的优势产业之一。目前,我国已成为国际茧丝绸交易、价格、信息的中心,逐步具备了使我国丝绸标准成为国际标准的条件。
从全国纺织标准化委员会丝绸分委会转变为全国丝绸标准化委员会,是一个重大的改变,标志着新的丝绸标委会更加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权责相伴,权力放的越多,责任就越重。新的标委会面临着新的挑战。应当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迎接工作挑战。要更加主动积极地作好丝绸标准化工作,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按时按质完成各项标准工作,为丝绸标准体系建设,作出新贡献。
要调动标委会委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标准会的工作是大家的工作,委员都是长期从事丝绸行业技术工作、检测工作、管理工作的专家,成为委员是丝绸界的信任,是一种责任,也是一份光荣。大家的事大家办,希望全体委员能够尽心尽力,履行职责。也希望委员所在单位对委员工作给予支持,只有单位支持了,委员们的工作才能更顺畅,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新委员要主动积极地争取各方面的领导和支持,包括全国标准委、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全国纺织标委会、浙江省质检局、杭州市各有关部门等的领导、指导和支持。只有得到他们的领导、指导和支持,我们丝绸标委会的工作才能顺利地、健康地推进。要加强秘书处的建设,出色履行标委会所赋予的工作职责。秘书处设在凯喜雅公司所在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希望把标委会秘书处的工作真正纳入日常的工作议程,加强领导、指导和支持秘书处的工作。
加快丝绸标准的国际化进程,提升我国丝绸业在国际综合竞争力,促进“丝绸强国”战略。我国改革和发展正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国家标准化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丝绸标委要站在历史新的起点,迈出新的步伐,闯出新的业绩。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丝绸标准的制修订,积极推进丝绸标准的自主创新,要加大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力度,提高丝绸标准的国际化水平,逐步做到国家标准国际化,国际标准本土化。特别是生丝电子检测标准,要争取走向国际,争取制定国际标准的主动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二部主任刘霜秋
积极争取国际标准化话语权
近年来,国家的标准化工作作为基础的技术性工作,受到了国家的重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标准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科学,依靠专家的专业知识,多听取市场、企业和消费者的意见。标准化工作要很好地落实发展方式转变,要适应这个转变,服务于这个转变。
丝绸是我国纺织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传统特色的重要产品。为促进我国丝绸产品又好又快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抓好标准化基础工作是关键。多年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积极推进包括丝绸在内的纺织行业标准化工作。目前,纺织行业共制定了400多项国家标准、900多项行业标准,这些标准的贯彻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纺织行业的发展。
为了做好丝绸标准工作,我代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全国丝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工作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国家循环经济,创建和谐社会的大政方针,团结各方面的专家,做好丝绸领域标准化方面的工作。
二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新的标准化委员会要把参与国际标准化委员会的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来做,不断争取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话语权。
三是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吸收更多的企业、专家,积极参与国家标准以及国际标准的制定,在标准制定中听取多方面的意见,特别是行业及消费者的意见,逐渐形成科学合理的丝绸标准体系。
全国丝绸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丝绸协会秘书长钱有清:
丝绸部分标准能填国际空白
全国丝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们的标准化工作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是我国丝绸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更是推进现代丝绸强国战略的需要。
组建丝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利于增强标准化工作对行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基础保障作用。面对丝绸业长期以来粗放发展的局面,面对当今世界范围内消费格局的改变,纺织技术和产品发展迅猛,印度、巴西、东南亚和中亚一些发展中国家茧丝绸业的崛起,国际贸易争端日趋加剧等诸多挑战,我国丝绸业在当前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中,把新时期行业标准化发展作为重要基础和保障,进一步加强国家宏观规划和指导协调,促进产业结构提升,提高全行业生产水平和产品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我国的丝绸标准化工作在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我国丝绸产业的发展,在一些领域,例如蚕丝被生产领域,国际上目前还没有标准,我们制定的标准就极有可能填补空白的国际标准。
近年来,我国丝绸业国际地位的不断增强,我国丝绸标准越来越受到国际丝绸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尤其是生丝电子检测等行业重大标准已在国际丝绸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组建丝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利于实现国家对行业标准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把我国丝绸标准体系推向国际,引领国际丝绸业,增强我国丝绸标准体系对国际业界和标准化组织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促进世界茧丝绸业国与国之间的对话,是行业综合竞争实力的体现,是推进现代丝绸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丝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周颖:
争取早日进入国际标准体系
全国丝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我们今后的工作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丝绸标准体系,加强对丝绸基础标准、方法标准的研究与立项。基础标准涉及面广,是各种技术、生产、经营、销售和贸易的准则基础。它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在我国丝绸行业标准体系中,基础标准还很薄弱,丝绸行业的方法标准、产品标准的制定,对丝绸生产和贸易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加快对缺失的基础标准的研究与立项。
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标准制(修)定步伐。要针对标龄长、与当前行业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不相适应,落后于市场要求的国家、行业标准,和近几年行业涌现的新产品亟待制定订标准的项目,加强组织协调,投入力量,加快制定进程。要不断采用先进的检测方法和标准试套程序,提高标准的制(修)定质量,充分体现科学性、公平性、合理性。
三是加大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力度,促进我国丝绸主要标准早日进入国际标准体系。近几年来,我国的生丝和绸缎产品的质量水平在不断提高,我国的质量标准体系在国际上应有一定的先进性和权威性。因此,必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工作,鼓励以我国为主提出相关领域的国际标准新提案。要加强对国际标准的研究,积极参与相关领域国际标准的制定,争取以生丝和绸缎两大主要产品标准为突破口,首先进入国际标准体系。提高丝绸标准的国际化水平,逐步做到国家标准国际化,国际标准本土化。特别是生丝电子检测标准,要争取走向国际,争取制定国际标准的主动权。同时,加强国际交流,对国外丝绸产区和用户进行考察和交流,扩大影响,提高我国丝绸标准的知名度。
四是进一步促进标准制定与科技研发的紧密结合,在丝绸标准的自主创新上迈出新步伐。重视和加强标准化科研工作,对生丝、桑蚕绢丝等原料类产品加大对采用电子检测试验方法的研究及先进测试方法在标准中的采用,以体现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促进标准研究与科研成果推广、标准更新与产业结构调整同步进行,要引导产、学、研各方面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共同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标准的研究及制定。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