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黔江区蓬东乡积极探索“桑鸡模式”
 

黔江区蓬东乡积极探索“桑鸡模式”

来源:黔江区蓬东乡人民政府  |   作者:庞秋波   |  发布日期: 2008-11-26   |  阅读次数:1168次

为了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综合效益,2007年,黔江区蓬东乡蓬勃村村民夏家伦,承包本村土地龙洞坪片区10余亩进行家禽饲养,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到目前为止,已出售良种鸡近10000只。今年,该乡成为新栽桑养蚕镇乡之一,他又把养鸡场附近150余亩地全承包下来,准备进行桑鸡配套种养。这一模式得到了该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以多种摸一的经营模式进行桑鸡配套种养,把有限的土地合理利用好。不但鸡粪肥了桑园,还能把鸡在桑园地进行喂养,达到增效增收的目的,”夏家伦说。

他详细地介绍了自己的想法:“桑园养鸡,一举多得:第一节省投资,只要利用现存的鸡舍经过适当改造,就可以作为大棚进行养蚕,节省了大量建设养蚕大棚的资金;第二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单独栽桑养蚕,只有蚕茧的收入,一般每亩2000元左右,桑鸡配套,就多了养鸡的收入,两者累加可达到5000元左右。第三节约了成本,在桑园放养土鸡,鸡在桑园内吃虫、吃草,鸡粪肥园,桑园喂鸡。”他说,“我查阅了一下资料,鸡摄入的饲料未能完全吸收,约有40%一70%的营养物被排泄出体外,而鸡粪在所有禽畜粪便中养份是最高的。据测算,每只鸡在放养100—120天内,可提供鸡粪25斤左右。一亩桑园每年可放养两批土鸡,每批可放养土鸡40只,这样,每亩每年可获鸡粪2000斤,每亩桑园可增加利润640元。鸡粪肥园,减少化肥投入,而桑叶会比纯用化肥的要长得厚实、产量高。桑园喂鸡,还节省了饲料成本。第四净化桑园环境,减少病虫发生。草鸡在桑园养,鸡吃草、吃虫,不仅节省了桑园除草用工,而且净化桑园环境,减少桑园病虫害的发生。

“桑鸡套养是一项新生事物,我们会继续加强组织发动,加大宣传力度,进行正确引导,让农民真正了解它,认识它,鼓励他们尽快加入。一是培植典型,示范带动。农民对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最具说服力和吸引力。对还没有套养的蚕桑基地,尽快动员和鼓励有开拓性、有积极性的农民养鸡。夏家伦的这一做法,起到了一个典型的示范作用,以推动蓬东片区“桑鸡模式”的发展。二是加强协调,搞好服务。我们将竭尽全力搞好服务,协调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矛盾,既要栽好桑、养好蚕,又要最大限度利用空闲期养好鸡,走出一条具有农业特色的蚕鸡双发展,使业主和农户双得益的多赢之路,”蓬东乡乡长、蚕桑产业指挥长阮明说。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