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2021重庆市璧山区推动中国茧丝绸行业智能化发展交流会在重庆璧山举行
 

2021重庆市璧山区推动中国茧丝绸行业智能化发展交流会在重庆璧山举行

来源:金蚕网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21-06-03   |  阅读次数:362次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2021年6月2日,为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响应工信部等6部委联合印发的《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利用大数据智能化引领新时期智慧桑蚕高端研发和打造智慧桑蚕展示基地为核心,积极对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促进茧丝绸行业高质量发展,由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市璧山区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璧山区商务委员会、重庆璧山现代服务业发展区管理委员会、重庆绿发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协办,重庆知天而作农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重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2021重庆市璧山区推动中国茧丝绸行业智能化发展交流会”在重庆市璧山区隆重召开。中国丝绸协会常务副会长钱有清、重庆市商务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蒋中全、重庆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委员袁德胜、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处长邱宁、重庆市璧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恩德、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敖斌、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梁基武、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凌兰芳、国家桑蚕茧丝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忠立、重庆璧山区服务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曾维波、重庆市璧山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石德军、重庆市璧山区商务委员会副主任曾钢、重庆市璧山区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何平、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冯华、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黄先智、重庆绿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庆、重庆知天而作农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博士易丽蓉、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龙伟、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解如风,还有来自广西、四川、陕西、浙江、江苏、安徽、广东、江西、山东、重庆等省市行业主管部门、丝绸协会、相关科研单位的领导、专家和桑蚕茧丝企业家代表,以及新闻媒体界的朋友170余人参加会议。

领导致辞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敖斌致辞

壁山区副区长敖斌代表璧山区人民政府对参加本次交流会的领导、专家和企业家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他指出:丝绸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名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灿烂明珠。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为丝绸这一传统产业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创新路径。敖斌副区长说,“科技璧山、创新璧山”成为最闪亮的新名片,他希望行业领域优秀专家、企业家共聚璧山,为中国茧丝绸产业把脉献策,通过传统提升、应用创新、模式创新、业态融合等方式,推动茧丝绸行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同时,也希望各位来宾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走进璧山、了解璧山,来璧山投资兴业,来璧山生活居住!

最后,敖斌副区长预祝本次交流会取得圆满成功!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蒋中全致辞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蒋中全代表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全国各地茧丝绸行业各位来宾百忙之中来的重庆璧山参加会议表示诚挚的欢迎,并预祝这次会议圆满成功。

 

中国丝绸协会常务副会长钱有清讲话

中国丝绸协会常务副会长钱有清代表中国丝绸协会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同时,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国茧丝绸事业的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他分析了中国茧丝绸行业发展的现状,并指出重庆知天而作公司紧紧抓住养蚕过程中用工最多、喂桑量最大的四龄五龄关键环节,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养蚕,这也是我国养蚕技术一项重大突破,在我国茧丝绸行业高质量发展初期,更加适合量大面广的蚕桑基地,推广使用更具有很大的潜力。他对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与时俱进积极响应六部门文件,主动对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把以重庆知天而作公司为代表高科技企业引入到传统的蚕桑农业上来表示非常认可。认为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蚕桑产业,大力支持高科技企业,积极探索跨界融合创新,为推进茧丝绸高质量发展做了一件“功德无量”大好事。

钱有清常务副会长最后强调:在当前举国上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之际,此次会议开的很好、很及时,也希望各位专家多交流,多探讨,凝聚各方智慧,形成创新合力,为推进我国蚕桑农业现代化,加快推动“十四五”我国茧丝绸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钱有清常务副会长预祝这次会议圆满成功。

图片领导嘉宾合影

主旨演讲

 

重庆知天而作农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博士易丽蓉报告

重庆知天而作农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易丽蓉博士做了“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知天而作.智慧桑蚕”主旨演讲。

易丽蓉博士在报告中阐释了“智慧桑蚕”是落实《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基于“工业物联网”理念,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传感器、智能制造”开发5大类产品线,实现“作业智能化、管理智慧化”,助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易丽蓉博士进一步介绍了“智慧桑蚕”项目研发历程中得到了重庆市和璧山区人民政府和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大力关怀和全国蚕桑主产区政府部门和企业家的关注,迎来了新型智慧桑蚕养殖设备成套系统的成功面市。该自然生态效益非常明显,打通桑蚕茧丝产业链前端,促进桑蚕茧丝产业链完备顺畅。社会生态效益显著,一方面养蚕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通过工厂化养蚕为新型农民和返乡农民提供进入智能化社会提升的机会。最后易丽蓉博士提出“一库、一园、六中心”的发展规划,表示加强与国内外研究院机构合作,建立“智慧桑蚕养殖设备成套系统”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打造高端新型研发机构,实现“智慧蚕桑代表中国 中国代表世界”。

江苏蚕源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慧斌作《新型智慧桑蚕养殖成套系统应用》主旨演讲

孙慧斌副总经理通过对中国茧丝绸行业发展现状和海安市茧丝绸发展现状分析,分享了海安市茧丝绸行业发展的5大瓶颈,指出: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江苏蚕源种业有限公司与重庆知天而作公司深度合作,2021年4月首次引进首套新型智慧桑蚕养殖设备,该设备彻底解决了传统养蚕模式下给桑、蚕体蚕座消毒、铺网除沙、上蔟采茧等环节费时费力的瓶颈。他指出:新型智慧桑蚕养殖设备落实海安蚕源种业有限公司雅周现代农业产业园迎来江苏、安徽、浙江、山西等地领导和专家的观摩学习,领导和专家们表示“重庆知天而作公司智能化养蚕设备是目前看到的智能化水平最高的设备,养殖环节智能化都达到了,解决了养蚕过程中很多细节问题” “重庆知天而作公司智能化养蚕设备,这是行业认知领域内最先进的设备”。该设备落户雅周基地,从安装、调试到陪产,知天而作技术团队提供了专业和优质的服务。设备使用后效益显著提高:传统模式每天至少需要25人来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1名技术人员和3-4名工人,每批饲育量可达45-50张蚕种。设备可以全天24小时连续工作,并根据各地不同的环境特点,调整布局,多批次循环养殖,完全解放了劳力,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5-8倍以上劳动效率。他表示公司将继续投入4-5套智能养蚕设备,发种量将由目前的10万张提升至近50万张。新型智能设备引入树立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标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黄先智作“蚕桑产业组织方式问题探讨”主旨演讲

黄先智主任深刻解读了蚕桑产业在乡村振兴的显著作用,指出:我国现代蚕业技术体系基本成熟,现代蚕业生产发展模式创新和现代蚕业生产发展机制创新。他表示:现代蚕桑生产组织方式的优化需要从3个方面实现:增加蚕业生产机械、智能化设备设施;实现分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种养分离。因此,桑园管理、桑叶采摘机械化、养蚕设施省力化、智能化、采茧机械化、智能化是发展趋势。他提出过程分工模式——1-2龄小蚕人工饲料育,3-4龄工厂化桑叶育,5 龄专业大户省力化饲养。而知天而作用物联网理念解决3-4-5龄蚕养殖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技术路线非常正确,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冯华作“蚕丝材料及几丁在神经及其血管修复中的应用质材料”主旨演讲。

冯华教授阐述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蚕丝蛋白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成为优秀的人工组织材料,蚕丝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在皮肤修复,创口缝合及血管修复中有确切的作用,在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卒中、脑外伤和神经退休性病变中也要很好的应用前景。此外蚕蛹表皮富含的几丁质具有调节机体免疫,运载肿瘤靶向药物及抗病毒的作用,尤其是新冠病毒突变日新月异,疫情常态化的形势下,几丁质在新冠阻击战中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冯华教授最后强调:蚕丝及几丁质的未来可期,它们会在人造器官及脑控-控脑材料会占有一席之位,期待伴随着新丝绸之路带来国家文化的复兴,科技强国带来科研飞速的发展,蚕丝及几丁质的研究将为病患带来康复的福音。

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龙伟作“高科技赋能智慧桑蚕”主旨演讲。

龙伟教授介绍了农林畜牧渔业的发展状况,他指出与工业相比,我国现代农林畜牧渔业的发展相对缓慢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程度低、过程检测监控手段缺乏、现代管理水平不高。而桑蚕养殖与农林畜牧的发展相比,又有较大差距。而机器视觉与移动机器人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将彻底改变了农业产业发展现状,采用流程化生产的模式,将桑蚕养殖的离散过程集成为一体化集约生产管理过程——引入AGV智能小车实现智能化养蚕工厂中的自动物流输送。采用机器视觉实现桑蚕生长过程的自动监测。龙伟教授还指出:目前桑蚕病体的机器视觉在线识别还是一大难题,相关研究还并不多见,龙伟教授团队将与知天而作研发团队一起加快开展相关研究。

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解如风作 “标准助推创新发展”主旨演讲。

解如风副院长对“标准和标准化”的概念进行了解读,提出标准已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中国将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助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他强调:标准推动科技创新、助推创新技术产业化。技术是核心,标准是手段,产业化是目的。技术标准是技术产业化的桥梁,在促进技术扩散同时将科研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解如风副院长最后提出了标准化工作的4点建议。

现场参观

当天下午14:40,全体嘉宾参观了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双创生态社区的重庆知天而作农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蓝长斌总经理为嘉宾们现场讲解了新型智慧桑蚕养殖设备成套系统的各部分功能、系统的特性、系统的效益。

下午15:50,全体嘉宾参观了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双创生态社区的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尹建峰部长为嘉宾们做了现场讲解。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