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阳城机械化蚕桑生产上新台阶
 

阳城机械化蚕桑生产上新台阶

来源:丝绸网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08-10-20   |  阅读次数:755次

阳城县是华北著名的养蚕之乡,蚕茧产量占到了全省的80%,成为目前华北最大的蚕桑丝绸基地,全县桑园面积达到了10万亩,年发蚕种7万多张,蚕茧产量达到了350多万公斤,蚕茧收入9000多万元,蚕农人均收入800多元。
  
随着桑园面积的不断扩大,蚕桑生产的快速发展,机械化也渗透到了蚕桑生产的各个角落。在桑蚕养殖上,过去蚕农大都采用传统的养殖方法进行喂养,既浪费空间,费工费时,效率低下,又对环境造成污染。而现在在幼蚕时,采用小蚕共育的方法,当桑蚕生长到四令的时候采用桑蚕立体养殖架进行喂养。此养殖架是农机部门于2006年研制的,是由钢架结构组成,可以多层次喂养,具有四大优势:
  
一是可减轻蚕农的劳动强度,可提高工效15%~25%,二是可提高蚕茧质量。用养殖架养蚕,蚕屎尿可以随时清理,有效地杜绝了蝇虫和其它寄生虫的繁衍。光照充足,通风透气性好,蚕生长健康,结茧率高,色泽好,有效地提高了蚕农的经济收入,三是可以节省养殖空间。立体养殖架多层次喂养,充分利用空间,养殖量提高6倍。四是经效益可观。在蚕桑生产中,蚕农在桑树的栽植时一改过去人工挖坑的办法,全部采用手扶车开沟栽植的方法进行,这样既省工省时,提高效率,又保证了栽植的质量,确保了桑树的成活率。在桑树的中耕、除草、施肥时,采用该县农民范立齐研制的微型耕作机,大大减轻了蚕农的劳动强度。在桑树的出扦(剪枝)方面,今年该县在晋城市农机局的帮助下,从台湾引进了桑条出扦机,经过多次在桑园试验,剪枝效果明显,深受蚕农的喜欢,目前已在该县达到逐步推广,填补了该县在桑条出扦的机械空白。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蚕桑生产的发展也在于机械化,该县的蚕桑生产机械化2008年已上了一个新台阶,为该县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