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茧蚕发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生产中可依据不同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1)高温催青,3~4龄高温饲育,会增加不结茧蚕。因此,蚕种胚子进入戊3后,催青温度以25℃为宜,不要超过25.6℃,3~4龄温度不超过26.7℃。
(2)壮蚕食用过嫩叶、湿叶、水叶、阴叶、偏用氮肥过多叶,易引起蚕体虚胖,不结茧蚕增加。应改善桑园管理,提高叶质,饲养中剔除上述不良叶。
(3)消毒防病不注意,饲养管理不当,使蚕体虚弱,蚕病蔓延,不结茧蚕增多。因此,宜彻底消毒,严格防病,精心饲养,增强蚕儿体质。
(4)5龄盛食期吃下微量农药特别是杀虫蔟或煤烟污染叶,易诱发不结茧蚕。因此,在5龄大量用叶时,在采、运、贮等过程中注意防止农药及煤烟污染桑叶。
(5)5龄末期及上蔟中空气污染,特别是樟脑、大蒜、酒精、福尔马林及工厂臭气等刺激使蚕儿神经麻醉,吐丝机能不良,往往发生不结茧蚕。因此,必须避免上述不良气体的接触。
(6)熟蚕堆压过多,损熟蚕及上蔟动作粗糙,易使绢丝腺受伤甚至破裂,增加不结茧蚕。因此,动作宜轻,随捉随上,不使蚕堆压。
(7)蔟中低温多湿、高温多湿特别是闷湿环境最易诱发不结茧蚕。蔟棚下宜多垫吸湿材料,上蔟后要通风换气,排除湿气,茧形成前温度以25℃为宜,茧壳形成后以23.8℃为好。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