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作庆
蜀绘产品:是指用染化料在真丝绸上绘制的服饰产品和丝绸工艺美术品,产品具有鲜明的蜀地文化特色。
工艺特点:用染化料绘制,经高温蒸化彩变和固色处理,水洗不掉色,有独特的绘画视觉效果。
蜀绘丝绸服饰小写意绘制工艺
用稀释的酸性染化料在真丝面料上绘制小写意花卉、山水、人物作品,用笔肯定,色线之间互不触碰。该项工艺对绘制人员艺术修养要求较高,在服饰上创作图案时要胸有成竹,落笔无改,一气呵成。
丝绸蜀绘《镜擦》
蜀绘线下彩和线上彩工艺
1、线下彩:设计人员根据服饰图案的需要,用稀释后的染化料铺出色团定位,根据色团的雏形勾出花、叶线描形状;用辅色团相同染化料颜色进行烘色,使之丰满秀润,立体浑然;然后穿技点花心。产品绘制完成后经高温蒸化彩变、固色、水洗浮色、烫片、制衣、整理,一件形色生动、独具个性和魅力的蜀绘服饰产品即告完成。
《线下彩》乔其紗晚礼服局部
线下彩产品通过高温蒸化后,绸面上染料交汇处会出现动人的色温彩变,其色彩变化显得幻异、璇丽、妖艳让人爱不释手。用线下彩工艺绘制的每一件产品绝不雷同,但对勾线人员的工艺修养要求极高;能够在色团上勾出生动花、鸟形状非一般初学人员能为,因此大批量生产十分困难。
2、线上彩:根据衣片的位置在夹江纸上设计勾画出花形图案,然后将衣片复盖在花形图案上勾线造型,衣片勾线后,再用调好的染化料进行烘色;烘色时根据花的素描关系留出花的高光,花辨间着色过度须自然生动,在件料服装批量生产中用此工艺,可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与观赏性。
《线上彩》丝绸蜀绘手巾
蜀绘的二次叠画工艺
在手工画染形成肌理底纹的绸面上,选择自然色块、色点进行二次图案叠画,让绸面图案产生多层次空间和虚实相承的变化,凸显丝绸蜀绘的趣味性、艺术性。该工艺在传统蜀绘服料绘制技艺上是一大创新和突破。
特殊配制的蜀绘勾线色浆
解决了用染化料在丝绸上勾线造型,线遇水而化的重大工艺难题!从而实现了在丝绸蜀绘服饰产品上工笔重淡彩的绘制。
蜀绘服饰、方巾、挂屏的满底涂绘工艺
该工艺在高挡蜀绘服饰、方巾、工艺挂屏上使用。特殊配制加助剂的涂底染化料,底色要求涂绘均匀平整,无笔痕;不对绸面上的图案造成污染。该工艺解决了蜀绘白底丝绸服饰图案的单一性,极大地丰富了高挡蜀绘丝绸产品的绘制工艺。
满底涂绘工艺挂屏
丝绸蜀绘高温蒸化固色、水洗、熨整工艺
用染料绘制的丝绸蜀绘一定要高温蒸化固色、水洗、熨整处理。丝绸蜀绘高温蒸化与真丝印花绸高温蒸化工艺相同,采用工业用立式蒸箱挂蒸。蒸箱内温度控制在摄氏100至102度,蒸箱压力控制在0.85至0.9公斤之间,蒸化时间以蒸箱升温排气后计算,30分即可。真丝纤维腔体在高温压力下充分打开,在蒸箱内高温含湿气场作用下缓慢吸纳绸面染料分子,同时催化图案上染料发色变化。手绘匹料蒸箱固色后,素绉缎面料要用平复水洗机清洗绸面浮色,以免造成缎面灰伤,脱水后用尼毯机熨整烘干。件料作品在宽池中用流水,手工清洗绸面浮色,清洗后脱水,然后用熨斗在干净尼毯上熨烫整理。
小件手绘作品也可拿医用消毒压力锅笼蒸,锅内底部加入适当清水,放不锈钢支架,架上放隔水盘,把画好的作品用干净白棉布包好放在隔水盘上。棉布包体积不要超过隔水盘的外径,以免水滴污染作品。锅内压力、温度、蒸化时间与立式蒸箱相同。
战国帛画与当代丝绸蜀绘之间的技艺传承
中国书画界通过考古推论,中国绘画最早起源于先民记叙打猎、捕鱼、祭祀生活的岩画。岩画以线造型,生动自然。
1949年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墓出土的丝绸帛画《龙凤仕女图》以线造型,用线生涩、古拙,体现了中国早期绘画的特征。1973年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丝绸帛画《人物御龙图》同样是以线造型,兼用淡彩渲染,富于美感,是一件中国早期绘画的精品。1978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绸《轪候妻帛画》,画面用线精细,施以朱砂、石膏、白粉等矿物颜料,呈现出瑰丽浪漫色彩。
唐代的绢本绘画《簪花仕女图》,线条勾画流畅,人物仪态安详,设色浓艳华丽。 当代蜀绘丝绸《女士和服睡袍》,用线勾画出姿态俊俏的牡丹花形,用丝绸染化料烘染上色,衬托出女士和服的雍容华丽。
从战国丝绸帛画到当代丝绸蜀绘,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其绘画以线造型的基本技法得以完美传承,帛画强大的绘画基因,至今仍流淌在丝绸蜀绘绘制技法的血液中。
从楚汉帛画-晋唐绢本绘画到当代丝绸蜀绘的工艺创新
二干多年前,受社会生产条件地限制,古人选用丝帛绘画,原始抽象地描述内心对神的祟敬;客观呈现了当时古人的社会心态与精神境界。楚国帛画仅以黑色线描为主的艺术表现形态,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物质生产能力和精神追求。随着时间推移,社会逐渐进步与发展,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迅速提高,汉代帛画从绘制技法、绘画材料选择均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仍在丝帛上绘画,画面呈现出丰富的神化内容和瑰丽的浪漫色彩。汉代帛画线条精细,施以朱砂、石青、白粉等矿物颜料,画面显得十分鲜明富丽。这些矿物颜料必须经过一定加工工艺制做,精细研磨成粉,然后选用合适胶水粘合,再用革新的工具平涂在帛画上;这是汉代帛画绘制工艺上的重大创新!
楚、汉时期帛画内容以神化题材为主,主要用于祭祀。
星转斗移,到了晋代。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缫丝技术发明,丝纤维出现,从而促进了织机研发。丝绢是晋朝划时代的纺织产品,绢的用途广泛,可以做衣避寒,也可代替质地稀疏的帛作为理想的画材。随着时代进步,物质生活变得丰富,为了滿足封建士大夫统治阶层的精神需求,绢本绘画应运而生。晋代绢本绘画除了传统的宗教题材,以反映封建贵族、士大夫生活的人物画为主;绢本绘画开始作为艺术欣赏品登堂入室,进入皇宫贵族的日常生活中。
由于选用了经纬密度大的绢做画布,绢本画比帛画绘制变得更加细腻,画面色彩更为丰富。绢本画从颜料制做、画笔改造、绘画技法创新、后期装裱,形成一套全新的丝绸绘制工艺。从帛画到绢本绘画经过艰难漫长地渐进发展,产生了翻天复地质的巨变。绢本画从艺术形态,画家的思想情怀、绘画内容之精神意境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从战国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中国还没有关于丝绸手绘服饰的文字记载与实物展现。帛画、绢本绘画其颜料水洗掉色,制约了该项技艺向服饰绘画的转移发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南充丝绸设计人员在帛画、绢本绘画技艺的基础上,开创了用丝绸染化料绘制丝绸服饰产品的新工艺,经蒸化固色解决了手绘服饰图案水洗掉色的重大工艺难题!降低了使用成本,从此让精美的手绘服饰产品进入到百姓的穿衣选择中。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到现在,四川丝绸蜀绘工艺发展得更加或熟。先后研发了特殊配制的蜀绘勾线色浆、蜀绘线下彩和线上彩工艺、蜀绘的二次叠画服料工艺、蜀绘服饰、方巾、挂屏的满底涂绘工艺。
重大产品开发离不开新材料的选用,离不开新工艺的创新。工艺创新大部分是在原有工艺基础上的革新改进,完善和提升。广义上讲丝绸蜀绘技术、工艺、理论的发明一样是创新。由此不难看出,四川丝绸蜀绘发展创新是建立在前人帛画、绢本绘画工艺技术基础上的革新改进、完善和提升!追根朔源四川丝绸蜀绘与帛画血脉相承,这种被激活了的传统丝绸绘画遗传基因,未来一定会生生不息,欣欣向荣地蓬勃发展。
四川丝绸蜀绘产品类别
一、服装饰品类
丝绸蜀绘旗袍、睡袍、晚礼服、连衣裙、套件、围巾、领带、镜擦、手包、手巾。(服装饰品类产品用料有:真丝素绉缎、双绉、乔其纱、斜纹绸)
二、装饰挂件、摆件类
各种传统、现代题材的丝绸蜀绘装饰挂屏、槕案摆件。(装饰挂件、摆件类作品用料以真丝素绉缎为主)
三、书画艺术品类
丝绸蜀绘人物、山水、花鸟、书法作品(书画艺术品类作品用料以真丝素绉缎为主),代表作:丝绸蜀绘书画挂屏《大乔》丝绸染料山水画
南充-中国当代丝绸手绘的复兴地
天工开物,机源巧合!天降大任于南充丝绸设计人员。一九七四年,南充绸厂的设计师刘存财、李星武开创了用丝绸染化料在服饰产品上画小写意花鸟、人物图案的试验,经高温固色,水洗不掉色。一举成功!形成了四川丝绸蜀绘的最初工艺形态。
由于这种丝绸手绘服饰产品外观时尚,可以水洗,降低了使用成本,销售价挌定位合理,百姓大众能够接受,赢得市场消费者追捧。八十年代中期由南充带动,形成了全国丝绸手绘服饰产品市场销售热潮!从而吸引了国内更多的设计人员参加丝绸手绘服饰产品的研发创作;丝绸手绘服饰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远销港澳、日本、东南亚和欧州各国,给生产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丝绸手绘服饰产品销售市场由此做大。
近年国内各大专院校有关中国当代丝绸手绘课题研究得出了一致意见:中国当代丝绸手绘复兴时间断定在文革后,百废俱兴的七十年代中期。从客观的历史角度讲,南充丝绸蜀绘的创新发明时间为一九七四年,该项技艺创新发明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成果史实清晰。2006年我省工艺美术大师高作庆所写《浅柝近代西南地区手绘丝绸服饰的起源与发展》一文,收录在2006年3月全国丝绸新产品设计研讨会论文集;该文对四川丝绸蜀绘创新发明时间、人员、过程作了祥细诠释,得到出席2006年3月杭州全国丝绸新产品设计研讨会专家教授的一致认同,无争议。由此,可以认定南充是中国当代丝绸手绘的复兴地。
四川丝绸蜀绘技艺的确认
2012年11月20日,在成都市省经委会议室,由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余国华理事长主持召开了《中国工艺美术全集、四川卷》第二次编撰工作会议。参会的专家有扬为渝(川美副院长)、高全芳(四川省美研所原所长、高级工艺美术师)、巫雪松(四川省美研所副所长、高级工艺美术师)、范文(四川省雕塑大师)、高德华(四川省刺绣工艺专家)、王贵林(成都蜀江锦院总经理)、尹利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作庆(四川丝绸蜀绘研究所所长)、卢兴琼(阆中银河丝毯集团总经理)、李清(四川省工艺大师)、刘嘉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田世强(四川省金属工艺专家)、张争(四川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胡少中(四川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邓启涛(四川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黄修忠(四川省织锦专家)、刘跃。
在讨论《中国工艺美术全集、四川卷》第二次编撰工作会议中,余国华理事长对南充丝绸蜀绘的工艺特点作了重点介绍:工艺有创新,产品系列齐全,有工艺特色。相关介绍四川丝绸蜀绘的论文,在多家国家级刊物登载;南充丝绸蜀绘技艺获得与会专家一致肯定,同意写入《中国工艺美术全集、四川卷》。
四川丝绸蜀绘被写入《中国工艺美术全集、四川卷》
蜀绘做为四川花画工艺一个独特的品种,单独成篇被写入《中国工艺美术全集、四川卷》,正式命名为:蜀绘。形成四川丝绸工艺美术三朵奇葩:蜀锦、蜀绣、蜀绘,一道被记入中国工艺美术神圣的史册。
丝绸蜀绘技艺人材群英荟萃
四川传统丝绸蜀绘技艺在生生不息的传承中,造就了大批的蜀绘技艺人材。
刘存财(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李星武(巳故高级工艺美术师)、乔中良、郑石青(已故高级工艺美术师)、蔡伯良(巳故工艺美术师)、刘昌宣(巳故工艺美术师)、付运来(巳故工艺美术师)、陈光富(巳故工艺美术师)、任俊平(高级工艺美术师)、周永建(巳故原重庆市书协主席)、陈远会(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李德志、张萧、丁新民、何志本(高级工艺美术师)、胡少鸿、唐朗清、何亚光(巳故民间艺术家)高作庆(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李晓波、姚少龙(巳故工艺美术师)、刘仕成(高级工艺美术师)、董军文(高级工艺美术师)、徐如茂、廖宁康、李仕平、罗燕、唐晓芳、王燕、李芳、雷莉、吴碧君、韩芝依、钟志武、潘蓉、杜倩、陈世俊(达县綢厂设计师)、石国华(万县綢厂设计师)、扬济松(邛崃绸厂设计师)、谢家烈(重庆绸厂设计师)、万世利(绵阳绸厂设计师)、卢明(西昌绸厂设计师)、曾凡(涪陵绸厂设计师)、王小平(重庆丝印厂设计师)……。
四川传统丝绸蜀绘技艺地发展,离不开这个群体对丝绸蜀绘事业不离不弃的坚持,离不开这个群体共同努力地推动。
丝绸蜀绘工艺美术大师简介
刘存财:(艺名刘成才)男、汉族、1939年生、藉贯:四川简阳市。1964年四川美院国画系毕业,高级工艺美术师、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四川丝绸蜀绘研究所名誉所长、省美协会员、中国流行色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开创了用染化料在丝绸面料、服饰上绘制小写意花鸟图案的技艺,奠定了四川丝绸蜀绘的最初工艺形态。参加制作的丝绸蜀绘《女士和服睡袍》、《真丝拭镜布》获2005年杭州国际丝绸博览会金奖。
代表作品:丝绸蜀绘《花鸟睡袍》、《丝绸蜀绘领带》、丝绸染料画《白梅图》。十米长卷丝绸染料画《荷花》被中国丝绸挡案馆珍藏。
李星武(已故):男、汉族、1927年4月生,藉贯:四川冕宁。1950年四川美院国画系毕业,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四川省著名水墨人物画家。书画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省级美展。画作《四季常青》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东坡得砚》、《苏小妹题诗》、《文成公主》、《蜀宫演乐图》、《武则天》、《大乔》、《归汉图》先后被四川省博物馆,武候祠、王建基、眉山三苏祠、广元皇泽寺搏物馆收藏。开创了用染化料在丝绸面料、服饰上绘制小写意花鸟、人物图案的技艺,奠定了四川丝绸蜀绘的最初工艺形态。
代表作品:丝绸蜀绘人物画《敦煌神韵》、《思汉图》。
高作庆:男,汉族,1952年6月生,籍贯:湖北鄂州。四川丝绸蜀绘研究所所长、四川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1974年师从四川省著名水墨人物画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李星武先生学习丝绸图案设计。从艺44年,长期从事丝绸手绘工艺研究和丝绸蜀绘服饰、工艺品开发。 个人著述《浅柝近代西南地区手绘丝绸服饰的起源与发展》一文,收入2003年全国丝绸产品设计研讨会论文集、《当代西南地区丝绸手绘服饰的设计》刊登在2006年第11期中国《丝绸》杂志、《丝绸手产品的文化内涵发掘与产品创新》刊登在2009年第3期中国《丝绸》杂志、《工艺花画新品--蜀绘丝绸染料山水画》刊登在2015年第3期《中国工艺美术》杂志。丝绸蜀绘作品多次获国家、省、市金奖。蜀绘丝绸染料山水画《嘉陵江记忆》、《喷绘丝绸工艺伞》被被中国丝绸挡案馆珍藏。创造了丝绸蜀绘的‘线上彩’、‘线下彩’绘制工艺、蜀绘的二次叠画工艺、发明了丝绸蜀绘的勾线色浆配制,推动了丝绸蜀绘的发展。
代表作品:蜀绘丝绸染料山水画《山景如梦》、《崖上人家》、《二次叠画丝绸服料》、《社火挂屏》
陈远会:男、汉族、1957年2月生、藉贯:重庆市。19 年苏州丝绸工学院丝绸图案系毕业,高级工艺美术师、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四川民间美术家协会会员。合著论文《现代丝绸手绘艺术特点及创新设计》刊登在2007年第3期中国《丝绸》杂志。丝绸蜀绘作品多次获国家、省、市金奖。创造了丝绸蜀绘的染底工艺,开发了大量的丝绸蜀绘工艺品和服饰产品;为丝绸蜀绘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代表作:丝绸手绘《京剧脸谱》挂屏、丝绸手绘《八仙祝寿图》挂屏、丝绸画《峡江烟云图》。
丝绸蜀绘的经典故事
一个踏花工的请求,启发了千年传统丝绸绘画技艺在当代的工艺创新
纵观历史,往往一些重大科学技术地创新发明,其过程,总有一些必然产生的前因后果;当代四川丝绸蜀绘的工艺创新也不列外。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南充文革后第一批知青下乡返城,一部分知青进入南充绸厂工作。两三年后巳到婚配年龄,由于当时物质十分匮乏,生活条件极差。青年工人结婚时来设计室请设计师用150g道林纸画幅‘喜鹊闹梅’、‘花好月圆’、‘富贵牡丹’……婚庆画,在南充市非常时尚,蔚然成风。那时南充绸厂设计室,有二位知名设计师刘存财和李星武,经常为青工画婚庆画,深受大家喜爱!
四川南充夏季潮湿,多蚊虫,家家爱挂蚊帐。一般人家蚊帐上都要用手绣的四方罩联装饰,以显阔气排场。有一天厂里的文样踏花工肖煥章来到设计室,看刘存财和李星武老师在画婚庆画,穾发奇想对刘存财老师说:“刘老师您这喜鹊闹梅画得多漂亮,能不能帮我画幅罩联嘛”?受此启发,刘存财和李星武老师用染化料试画罩联成功!试画旗袍、方巾、长巾成功,通过高温蒸化固色,可水洗。把千年传统的丝绸手绘技艺通过工艺创新转移到服饰产品上,由此形成了四川丝绸蜀绘的最初工艺形态,并被传为佳话。
丝绸蜀绘染料画轰动香港誉满海外
一九七九年由四川省经委外事部门组织了一批,南充绸厂创作的花鸟、人物、山水丝绸染料画,赴香港展销。擅长水墨人物画的李星武先生创作的丝绸手绘染料画《花蕊夫人》、《飞天》等作品,人物形态优美、笔墨生动、艺术风格别致,由此轰动香港艺术界,被香港大公报刊登报导,香港各界对这批丝绸手绘作品十分赞赏!
一九八二年以来刘成才大师曾先后为原四川省委书记扬超、熊猫专家胡锦矗等名人绘制丝绸染料画,做为珍贵礼品转赠美国、日本客人珍蒇。
丝绸蜀绘小礼品被意外评为金奖
二00五年九月,四川丝绸蜀绘研究所所长高作庆到杭州参加国际丝绸博览会。在报送参评当年丝绸新产品样品时,送了一个时尚的丝绸蜀绘镜擦给收样品的工作人员。当这位工作人员打开包装,看到这块精美品的丝绸蜀绘镜擦,慧眼识珠,对丝绸蜀绘镜擦设计大加赞赏,极力推荐参加 二00五年丝绸新产品评选。没想道,这件我们并没打算报送参评的镜擦,被国内知名大学的教授、专家评委无记名投票评为 二00五年丝绸新产品金奖,给我们意外惊喜!
南充丝绸蜀绘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大力支持
丝绸蜀绘产业在南充蓬勃发展离不开省政府、省经信委、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南充市委、市政府、市经信委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南充市玉荷丝绸工艺制品有限责仼公司、南充市丝绸(进出口)有限公司、四川顺成纺织品公司不同时段投资进行丝绸蜀绘产品开发和产品销售市场拓展!同时也离不开南充市玉荷丝绸工艺制品有限责仼公司负责人李玉清,南充市丝绸(进出口)有限公司负责人苏明利、蔡勇、冯乙戊,部门负责人张宏伟,四川顺成纺织品公司负责人赵燕辉、王尚雪等人对丝绸蜀绘发展所承担的重要历史责任和做出地突出贡献!
(稿件来源:南充市茧丝绸协会)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