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经线丝在广西宜州成功产出
 

经线丝在广西宜州成功产出

来源:广西日报  |   作者:佚名 韦焕良   |  发布日期: 2008-08-18   |  阅读次数:809次

“广西嘉联丝绸有限公司生产的‘绮源’牌经线丝,荣获2007年广西优质名牌产品,并打入区外老生产基地茧丝市场,从而打破了所谓‘广西的生丝不能作织绸经线’的行业偏见,填补了长期以来广西茧丝只能作纬线不能作经线的空白。”8月3日,宜州市长黄平权喜形于色地介绍。

宜州是全国著名的桑蚕生产基地,桑园面积达1.8万公顷,养蚕户10.6万多户,占全市农村总户数的80%,去年产值8亿多元,农民人均养蚕纯收入1626元,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4%。该市是广西最大的白厂丝生产基地,年产丝量占全广西的21%,茧丝加工业的加工规模和区域集中度位居全国前列。然而,该市以前茧丝深加工企业寥寥无几,只靠往外卖鲜蚕,收入甚微。桑杆丢满地头,蚕沙倒进河里或地边,既造成浪费又污染环境。于是,宜州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换产业,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以循环经济的模式开发桑蚕业,使桑杆、蚕沙、蚕茧全身都变成宝,旧包袱抖出新财富。

为此,宜州市抢抓“东桑西移”机遇,通过开发区搭建发展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以茧丝绸加工及相关联产业为核心的特色产业群,积极打造桑蚕人才小高地,引进了一批博士等高端技术人员,并与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科技攻关,购进全国最先进自动缫丝设备,延长产业链,发展桑蚕循环经济。该市引进蚕沙处理企业、桑杆综合利用加工企业、绢纺企业5家,从桑杆、蚕沙、鲜茧就地加工成宝,无一浪费。

如今的宜州,茧绸丝产业群蓬勃兴起,全市拥有缫丝企业10家,安排就业3000多人,年产白厂丝1600多吨,消耗该市干茧资源量的1/3,仅此一项就比卖鲜茧增收2.39亿元。2006年落户的宜州市恒源达丝绸有限公司,年产坯绸150万米,当年9月,产出广西第一面真丝绸,填补了广西无织丝绸企业的空白。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