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阳山种桑12000亩全省第二
来源:清远日报 | 作者:何帆 卢志满
| 发布日期:
2008-08-12
| 阅读次数:1033次
“种养蚕桑可比种水稻增收3到5倍。”阳山县兴达蚕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对记者说道。阳山县在经过多年的尝试后,蚕桑业已成农业的新兴产业,桑园面积达到12000亩,蚕种销售发展也已有20万张,在全省排名第二,农户平均亩桑收入3800元,户均单项收入11000元,经过实践证明,种桑养蚕已成为阳山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近年来,阳山县从自身农村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民种桑养蚕,同时扶植县兴达蚕业有限公司成为蚕桑龙头企业。该公司是从原阳山县蚕种场改制而成,主营蚕种生产销售,几年来通过实施“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走科学养蚕、种茧收购和蚕种制造、销售一条龙发展路子,确立抓质量、创名牌、降成本、增效益,迎来蚕种产销两旺,连年供不应求的好形势。从2003年起蚕种产、销量和经济效益一年踏上一个新台阶,从年制种3万张发展到2007年20万张,销售年收入由原来60多万元跃升至去年700万元,利润总额100万元;原蚕基地面积也从原有300多亩发展到1800亩。公司生产的产品现已远销广西、俄罗斯等地。
为了促使当地农户积极养蚕,降低其成本和风险,阳山兴达蚕业每年投入近100万元扶持公司建立的原蚕生产基地,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该公司对于没有资本养蚕种桑的农户公司实行优惠价格赊种苗,桑苗补贴50元。种养过程中所需要的药物全部派专业人员免费提供和消毒,就连专用肥料也是部分无偿送给农户,部分先收一半的钱,然后在收购蚕茧时抵资。此外,该公司每年还专门花费15万元聘请8名技术人员常驻基地指导农户生产,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当农户有收成的时候,公司还特意用比市场价高50%的价格收购,以保证农户的最大利益。
通过兴达蚕业公司的一系列扶持政策,迅速带动了阳山当地农户种养蚕桑的积极性,改制前在阳山仅有80户种养蚕桑,在2003年至今规模已到800户,面积达到1700亩。小江镇黄牛滩村委会李屋围村的周红莲是所有吃到甜头的群众之一,她家种桑3.5亩,养蚕35张,平均单张产茧33.97斤,亩桑产值4076元,家里年收入早已过万元了。她告诉记者,和她们家以前单纯的种植水稻相比,现在种养蚕桑成本低,见效快,最主要还是不愁卖不出去。目前,该公司扶贫性质的经营模式已带动全县4000多户农户奔康致富,阳山也已成为广东省家蚕一代杂交种重要基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