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可谓是纺织行业古老而伟大的发明。
5月30日开幕的“神机妙算:世界织机与织造艺术”展,是由中国丝绸博物馆(以下简称“国丝馆”)联合世界范围内的织机专家和专业机构举办的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织机展览,展出了来自中亚、西亚、东南半岛、欧洲、非洲等地的各式手工织机,展现了世界各地文化的多元发展、和谐交融。此次活动,国际丝绸联盟秘书处协助国丝馆收集了来自越南和柬埔寨的传统手工织机。
柬埔寨织机
柬埔寨悠久的纺织传统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一般在家庭和村庄上的织机都是大型木制织布机,通常建在高高的房子下面。如今,柬埔寨丝绸业仍停留在纯手工的家庭作坊阶段。柬埔寨错综复杂的“絣”织物(当地称为:hol)举世闻名。织机由国际丝绸联盟成员单位——吴哥工匠丝绸公司提供。
越南织机
纺织业在越南迅速机械化,工业织机占据了纺织生产的主导地位。这台织机用于织造双宫绸或粗糙的丝织物,来自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20世纪50年代生产,由国际丝绸联盟成员单位——越南蚕桑公司-股份公司捐赠。
7月14日,国丝馆在服装馆银瀚厅举办了丝路之夜系列活动之“高棉之夜”,联盟秘书处协助国丝馆邀请了联盟成员单位——柬埔寨吴哥工匠丝绸公司产品总监PVA Eang Khoing先生和当地传统织造女织工亲临现场,分别作了专题演讲和现场展示。
下午,柬埔寨吴哥工匠丝绸公司产品总监PVA Eang Khoing先生介绍了柬埔寨丝绸行业的发展以及当地的手工织机。而后,国丝馆导览带领观众参观了柬埔寨传统手工织机,并由女织工进行现场演示,让观众对柬埔寨丝绸有了基本而全面的认识。
晚上举办的文化讲座中,专家学者多层次、多角度的精彩演讲,让我们对柬埔寨丝绸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柬埔寨吴哥工匠丝绸公司产品总监PVA Eang Khoing先生介绍了公司的生产基地,从种桑养蚕到缫丝织造的丝绸生产全过程,让我们感受到了丝绸在柬埔寨的异域风情。
国际丝绸联盟秘书、杭州丝绸文化与品牌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双双从国际联盟走访考察的视角下介绍了当今柬埔寨丝绸业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当今世界各国通过合作交流碰撞出的文化交融。
浙江新世界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杭州市文澜讲坛客座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客座教授王莉以“吴哥微笑”为主题,深入解读了柬埔寨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让现场观众燃起了到柬埔寨旅游的热情。
文化讲座之余,由杭州歌剧舞剧院西子国乐带来的十一月的风&金边之歌演奏、柬埔寨民间舞蹈等表演丝丝入扣;PVA Eang Khoing先生带来的柬埔寨当地特色甜点外皮酥脆、香甜味美;现场展示的Artisan Angkor手工丝巾受到国内嘉宾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国丝馆银瀚厅犹如时空穿越,置身于高棉之夜。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