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专家论坛
最新成果
实用技术
典型经验
蚕业文化
数字期刊
企业之窗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重庆:桑蚕产业发展措施有力 蚕农实现增产增收
重庆:桑蚕产业发展措施有力 蚕农实现增产增收
来源:重庆市蚕业管理总站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7-08-01 | 阅读次数:306次
2017年上半年,重庆全市蚕桑各级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市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商务委统一部署,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紧抓蚕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谋划,增添措施,有效的促进蚕桑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了蚕业稳定发展和蚕农增产增收。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全市蚕桑生产已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产业发展保持了较好势头。据初步统计,上半年全市发种23.7万张,同比增长4.4%;预计产茧0.87万吨、同比增长7.4%,收购综合均价37元/公斤,同比上升15%;蚕桑综合收入6.3亿元(其中蚕农售茧收入3.2亿元,蚕桑综合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积极示范推广苏菊×明虎、明丰×春玉等5对新品种,推动蚕品种更新换代。
一、果桑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以观光采摘为主的果桑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显著。2017年,全市有果桑种植面积1.3万亩,其中投产果桑园7373亩,今春实现产果6640吨,产值6500万元,打造形成了潼南盛田良品、涪陵康氏家庭农场等13个区县19处蚕桑休闲观光园,深受市民欢迎。
二、蚕桑成为产业扶贫、回乡创业首选
在黔江区、奉节县等区县,结合宜桑宜蚕的地域优势和良好的气候条件以及产业发展形成的良好市场经营秩序和比较经济效益显著,有一半以上贫困村的扶贫产业首选发展蚕桑,成为渝东南、渝东北丘陵地区产业扶贫的不二选择。同时蚕桑产业也逐渐成为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热门行业。
三、鲜茧经营许可取消,市场活力呈现
国务院鲜茧经营许可取消刚满周年,部分地方鲜茧垄断经营打破,出现了多家鲜茧收购经营主体,鲜茧收购市场竞争态势形成,收购主体为适应市场,积极改变服务态度、服务方式,鲜茧收购价格更接近市场,蚕农怨言减少,蚕桑生产经营新型主体发展加快,市场活力初现。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