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专家论坛
最新成果
实用技术
典型经验
蚕业文化
数字期刊
企业之窗
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勐海县农业和科技局发展桑蚕养殖为农民寻找一条增收路
勐海县农业和科技局发展桑蚕养殖为农民寻找一条增收路
来源:勐海县农业和科技局市场信息股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7-07-10 | 阅读次数:385次
勐海县农业和科技局为在茶叶、甘蔗产业之后使农民找到一条增收路,2013年农业和科技局经济作物工作站与佳浩公司在勐阿、勐遮两镇进行的试点桑蚕养殖并取得成功之后,召开新建桑园宣传现场培训及动员会,宣传桑蚕养殖的惠农举措,发动农户积极种桑养蚕。
通过3年的示范推广,至2016年底,种植桑园面积累计2035亩,养蚕2360张,产鲜茧98.3吨,产值373.54万元,涉及12个村、38个小组283户,户均增收13199元,周围农户看到养殖户实实在在的效益,激发了养蚕的热情,群众的桑蚕养殖积极性明显提高,由原来的观望状态,变积极主动学习桑蚕的种养技术,2017年种桑面积发展到2752亩,预计养蚕3500张,产鲜茧150吨,产值600万元。
2017年6月29日,勐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岩温比、农业和科技局局长杨文新、农业和科技局科协主席陈红义、勐阿镇镇长岩坎比、勐阿镇镇武装部部长岩光坎等,到勐阿镇春茧收购现场了解养殖户桑蚕产业投入、收入情况,与蚕农面对面进行交流,勐康村委会孙欢小组蚕农玉罕乐呵呵的数着刚刚卖蚕茧的6351元,说道:“她家种了8亩桑树,今年已经是第二次卖蚕茧了,种桑养蚕真的好,是一个“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收效长”的好产业,在养殖过程技术不用愁,蚕茧销售价保底,蚕树已成为我们老百姓继茶叶、甘蔗之后的另一棵‘摇钱树’”。这次夏蚕蚕茧收入最高的是勐康村委会回卡小组的郑有昌,他家种了12亩桑树,也是第二次卖蚕茧,这次收入11780元,他高兴的说:“今年还可以再养4次,养蚕收入还是很可观的,希望政府能像扶持茶叶、甘蔗那样,加大对桑蚕产业的扶持,让我们老百姓增加经济收入”。
看到买完桑蚕养殖户们个个脸上挂满了笑容,岩温比就当前桑蚕产业发展现状说,这的确是一个符合勐阿镇实现“短、平、快”脱贫致富的好项目,但是也存在着村寨发展不平衡、产业扶持政策不配套、农户桑蚕生产管理技术水平低,桑蚕产业与其他传统经济作物争地的矛盾等问题,建议深入市场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产业发展提供详实的数据基础,要求结合县情、镇情、村情,制定桑蚕产业发展规划,公司与蚕农之间要鉴定合作合同,明确职责权限,强调农业部门要尽快培育一批桑蚕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加强对蚕农生产管理技术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今年,农业和科技局经济作物工作站在扶贫村西定乡旧过村委会邦喝村小组发展种植扶贫桑树30亩,现在桑苗长势喜人,蚕房规划建设正在有序进行,经济作物工作站在后期蚕桑养殖中将继续指导服务,希望桑蚕产业成为西定乡旧个村帮喝小组脱贫致富的骨干产业。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