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专家论坛
最新成果
实用技术
典型经验
蚕业文化
数字期刊
企业之窗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凉山州上半年蚕农收入超4亿元 增收9千万元
凉山州上半年蚕农收入超4亿元 增收9千万元
来源:凉山州蚕业管理局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7-06-21 | 阅读次数:346次
近日,四川凉山州春茧收购工作已全面结束。据统计,全州产桑果3.66万吨,比去年净增1.06万吨,蚕农售果收入2.19亿元。全州春蚕发种10.3万张,产茧9.5万担,比去年同期净增产476担,蚕农售茧收入1.84亿元。上半年凉山州蚕农售果售茧累积收入达4.03亿元,同比增收9133万元,蚕业发展开局良好,助农增收成效显著。
一是抓果桑发展,促蚕农增收。近年来,凉山州高度重视果桑产业发展,制定并出台了推进果桑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在果桑发展上立足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在品质提升上突出示范引领、政策保障、品牌打造,形成了以德昌为主体,辐射带动西昌、冕宁、会理等县市大力发展果桑产业的良好局面。今年4月,随着全国果桑产业发展大会在凉山州成功举办,对扩大凉山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发挥了较大作用。今年的桑果收购价格居高不下,收购商贩大量云集,桑果供不应求,平均价格超过每公斤6元,呈现出量价双增、产销两旺的喜人局面。
二是抓科技兴蚕,促蚕农增收。一抓桑园冬春管理,集中开展桑园翻耕、灌水施肥、病虫统防、良桑嫁接等工作,确保桑园多产叶,产好叶。尤其是在桑螟综合防控上,多措并举,多管齐下,采取性诱、食诱、杀虫灯以及药物统防、人工捏杀等防治方法,有效控制了虫口密度,降低了虫害损失。二抓桑蚕新品种示范推广,春季在宁南、会东、德昌、冕宁等县推广雄蚕品种1500多张,“芳绣×白春”4000张,管理服务到位,技术指导深入,品种性状表现良好,单产高,质量好,效益高。三抓物资保障,先后组织供应蚕桑专用肥1.3万吨,省力化蚕台4000套,纸板方格簇95万片,各类蚕药8000多件,新建大小蚕房2000多间,满足了生产需要。
三抓提质增效,促蚕农增收。蚕桑产业作为凉山州蚕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优势骨干产业,面对当前茧丝市场新形势和优质茧丝原料供给侧改革新格局,全州上下紧紧围绕大凉山优质茧丝品牌打造,狠抓“五化六配套七统一”技术措施落实,突出抓好消毒防病、小蚕共育、大蚕饲养、良桑饱食、簇中管理等重点工作,养蚕单产、蚕茧质量大幅提高,产业效益和蚕农收入大幅提升,为蚕农持续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