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专家论坛
最新成果
实用技术
典型经验
蚕业文化
数字期刊
企业之窗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陕西安康池河镇:“春蚕上山”变成茧 共同编织致富梦
陕西安康池河镇:“春蚕上山”变成茧 共同编织致富梦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7-06-12 | 阅读次数:358次
“今年蚕茧价格好,48块钱一公斤,我家光春茧第一批就收了五百多斤,卖了一万多块呢,今年还可以再养好几批,看样子我得多请几个人给我帮忙了。”看到自己的蚕茧卖出了好价钱,陕西安康池河镇明星村养蚕大户赖真彩拿着刚刚收到的蚕茧款高兴得合不拢嘴。今年以来,蚕茧价格一路高歌猛进,目前已突破48元一公斤,作为西北蚕桑第一镇的池河镇迎来了2017年的第一场大丰收。
一大早,蚕茧收购点前来卖蚕茧的农民络绎不绝,门口排满了三轮车和前来卖茧的蚕农,一袋一袋的蚕茧整齐的排放着,等待着开秤,现场一片繁忙景象,蚕农们脸上也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和丰收的喜悦。据笔者到现场了解到,开秤第一天,收茧量已达到15000斤。
丁发全是池河镇明星村的村民,近年来,他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精心喂养了一批又一批蚕宝宝,不仅靠养蚕成功脱贫,维持家里的日常生活,还娶上了媳妇,如今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好,说起这几年养蚕的感受时,丁发全难掩那份内心的激动和感概。“我今年养了两张蚕,昨天就已经把蚕茧卖了,卖了3700块钱,养蚕时间短,来钱快,比我种玉米油菜收入都多呢”。
是养蚕给池河镇村民带来了机遇,也给村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实惠。和丁发全一样,以蚕桑产业为主导产业,全镇数不胜数。今年52岁明星村村民胡泽安,正在家里和妻子忙着喂蚕,他昨天刚卖了春蚕第一批蚕茧,目前第二批春蚕也已经二龄了。看到笔者,他擦去脸上的汗水,笑着说:“这段时间是我们最忙的时候,一批蚕茧我昨天刚卖,现在这已经是第二批了,一年养蚕有春夏秋三季,我家现在有桑园15余亩,我一年光靠养蚕就有2-3万块钱的稳定收入呢。”看到桑叶上爬满了小蚕,等到上市一卖,钞票就轻松进自己腰包,胡泽安心里不知道有多甜。
对于明星村十九组的贫困户张义菊来说,丈夫长年卧病在床,儿子外出务工至今杳无音信,女儿也大学刚毕业在外找工作,家里就只剩下她一个劳动力,还要照顾丈夫的衣食起居,养蚕可以说是她家的唯一收入。“丈夫身边不能离开人,我得照顾他,家里就靠我一个人养蚕来维持生计了,我今年喂了一张蚕,明天蚕茧就可以卖了,大概能卖一千六百多块钱”。
栽桑养蚕的迅速发展也受到池河镇党委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池河镇党委政府着眼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蚕桑产业,力求把蚕桑产业做强,做大,做到土地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目前全镇有效桑园7000余亩,2016年全镇村民养蚕12956张;产茧量达到550.63吨;今年,池河镇发放春蚕种2400张,预计单项收入可达450万元。
在砥砺奋进中,迈着勤劳的铿锵步伐,一条以蚕桑铺就的脱贫致富之路,已在池河镇形成,全镇村民们也将在这条脱贫致富路上越走越远。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