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作为川东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商贸、物流和信息中心城市,素有“巴蜀人文胜地,秦汉丝锦名邦”之美誉,是中国茧丝绸产业重要基地之一,也是西部地区唯一具有完整产学研链条的茧丝绸产业集聚地。近年来,随着蚕桑资源多元开发不断深入,中国工程院向仲怀院士“栽桑养人”新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受。桑叶茶、桑叶粉食品、药桑、桑果酒、桑椹醋、桑枝食用菌等产业开发恰遇国家“一带一路”政策东风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施“155”发展战略,培育丝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建设中国西部最大的蚕桑综合开发利用基地的发展目标,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更契合人类大健康愿景,市场前景,健康朝阳。蚕桑综合利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扩大就业、增加税收、扶持三农、延伸蚕桑产业链、丰富蚕桑产业内涵,大大增强了南充传统蚕桑产业持续发展的后劲。
目前南充市蚕桑生产和综合利用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严峻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基层党政重视不够,缺乏整体规划和布局,致使一些地方出现挖桑毁桑的严重现象。二是农村劳动力缺乏,中青年人进城打工,只剩年老人养蚕,蚕桑生产萎缩严重,蚕茧产量和质量下滑,桑叶采摘率不足30%,产茧能力比90年代下降30%。三是栽桑养蚕的比较效益低,蚕茧成本逐年上涨,农民栽桑养蚕效益下降。加之茧丝价格不稳,蚕茧价格下跌,挫伤了蚕农生产积极性。四是蚕桑综合开发力度不够,龙头企业不多,缺乏带动能力,尚未形成规模化、科学化、基地化、标准化。
我们认为,南充发展蚕桑生产和加快综合利用开发大有可为,资源优势明显,前景广阔,特别是我市桑茶产业发展较快,先后在全省和全国丝绸行业介绍经验,被中国工程院士向仲怀称赞为南充桑茶是全国最好的桑茶。目前我市桑茶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具备了迈入全国同行业先进的诸多优势和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璀璨的蚕桑历史文化。据史载,南充丝绸起源于远古,距今3000多年前便有栽桑养蚕记载。我国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记载了南充丝绸的历史,书中写道:“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在南充丝绸发展历史上,唐宋的650多年间是鼎盛时期。杜甫“桑麻深雨露,燕雀伴生成”和贾岛“蚕月缫丝路,农时碌碡村”的名句,正反映了当时南充蚕丝景状。“中国绸都”、“丝绸源点”续写了南充蚕桑的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精彩华章。
二是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南充地处嘉陵江中部,地下无矿藏,土壤肥沃无重金属污染,大气无重工业污染,气候温暖湿润,光热资源丰富,雨热同季,特别适宜桑树种植,生产出的桑叶茶,氨基酸含量达到32.3%,相较于平均水平20.4%高出12个百分点;蛋白质每100克干茶含量达到41克(20),DNJ含量达到0.3156%(0.1456%)。所产桑叶功能成份含量高于国内其他地区20-50%,具备极高的开发价值。
三是有科研教学的优势支撑。南充有中国民主革命家张澜创建的四川蚕丝学校,百余年的办法教学历史,在土壤肥料、栽桑桑病、桑树理化分析、遗传蚕生蚕种、微生物蚕病、养蚕蚕茧等方面传承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了大批人才;有创建于1936年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研究成果丰硕,蚕桑领域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茶桑产业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可以保证产业持续领先,我市现建成国内首条1000吨桑叶茶、桑茶粉生产线;制定桑茶食品企业标准,通过ISO9001、ISO22000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双体系认证;申请了15项国家专利。
四是有整合资源的创新平台。由尚好茶业公司牵头,有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南充市蚕业管理站等单位共同组建的“四川省桑蚕茧丝高附加值综合开发创新联盟”,搭建了桑蚕丝绸高附加值开发公共技术研究平台,开发桑果类、桑叶类、茧丝蛋白类系列高档食品、饮料、保健品系列产品,促进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其产品曾获得了“全国文博会丝绸创新产品金奖”、“花茶产品金奖”、“百年世博茗茶金奖”等殊荣。2016年,桑茶产品获评“第十二届四川省名牌产品”,在2016年西博会上,成为国家质检总局推荐的重点品牌展出。发明专利“桑叶茶杀青方法”获得“四川省专利三等奖”。
五是有龙头企业带动的发展新体制。涌现出了南充尚好桑茶、四川劲樭、阆中醋业等优势企业和蚕业合作社,培育了蚕桑大户,探索出了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经营模式。2016年,尚好桑茶公司在西南农大和省蚕研所的指导下,在嘉陵区双桂镇建立了5000亩商务部科研桑茶示范基地。由广西桑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四川尚好茶业有限公司倾力打造,投资总额达2.5亿元的西河流域万亩国家级标准化茶桑基地及加工配套建设项目签约成功。公司现有直营专卖店、超市连锁店100多家,总经销和分销商700多个;打造了“中国桑茶网”、“桑都桑茶”等电商平台,营销体系完善,渠道畅通尚好茶业生产的桑叶茶作为国礼,随李克强总理出访加拿大、古巴,赠送两国家领导人。
六是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本草纲目》对桑叶的记载:“桑箕星之精神也,蝉食之称文章,人食之老翁为小童”。桑叶又名:“神仙草”,是国家卫生部确认的“食药同源”植物,被国际食品卫生组织列入“人类21世纪十大保健品食品之一”,成为人类绿色新食品源。。凉山州将苦荞茶做到上百亿产值,家喻户晓,桑产品较苦荞茶更具防三高减肥胖等功效,苦荞茶入不了药典,而桑叶、枝、果既自古入药典能广泛进入饮用和食品领域。以1%的国人年均消费3kg桑粉、桑茶计算,即可做到上百亿的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保健养身意识的不断增强,健康自然绿色的桑茶产品应运而生,健康朝阳的桑茶产业也因此具备了发展良好时机,前景广阔,持续发展性强。
中国工程院向仲怀院士倡导的“栽桑养人、立桑为业、多元发展、生态富民”的蚕桑产业发展新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受。我们认为,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在丰富蚕桑产业内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大大增强传统蚕桑茧丝绸产业“造血”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中国有近十四亿人口,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我们完全有信心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我们要深化蚕桑供给侧结构改革,把握现代蚕桑发展新思路,顺应现代蚕桑发展新形式,推进我市蚕桑现代化建设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巩固桑产业建设成效与基础,以龙头企业带动,助推产业扶贫攻坚,把桑茶及食品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上亿大产业。
为此,针对南充市如何加快蚕桑综合开发,打造中国桑茶之乡,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一是要加强领导,科学规划。进一歩健全和完善全市及各县市区蚕桑生产领导小组,強化对蚕桑生产和综合利用开发的领导,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发展目标和责任。把发展蚕桑产业作为市委提出的培育丝纺千亿产业聚群的重要支撑来抓。把蚕桑生产和综合利用开发纳入农业,林业工作统筹协调,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任务,细化举措,实行目标考核,奖惩逗硬。要出台蚕桑发展规划,制定发展蚕桑生产和综合开发的意见方案,明确发展目标、思路和工作重点。确保蚕桑产业发展目标稳步推进,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政策激励,增加投入。要制定出台蚕桑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从财政支持、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用地优惠、物资补助、其他政策优叀等方面,扶持蚕桑产业发展。并争取蚕桑产业同等享受农业的各项补贴政策。同时要在支农资金中列蚕桑专项资金,并且整合农业、林业、农田水利、商务、发改委等渉农资金用于支持蚕业发展。
三是创新模式,完善机制。稳定推进公司十基地十农户、公司十专合组织十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龙头企业与蚕农形成利益共同体,走出一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经营机制的新路子。要加快基地建设,在蚕研所、西南大学等专家的指导下,优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地域,选育种植适宜生产桑茶、桑茶粉的桑树品种,打造有机桑园基地。在南部升钟库区布局桑粉资源生产基地,大量被闲置的桑叶利用做成桑叶粉,用于食品添加,进入百姓餐桌。利用西充有机食品基地有利条件,打造品质春桑原料基地。
四是搭建平台,科技支撑。建立健全科技支撑体系和技朮服务网络,支持企业建立创新联盟,搭建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加強人才培训,不断研发应用高新技术,大力发展桑叶茶及食品,有效提高蚕桑产业的综合效益.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蚕桑资源,重点开发功能性较强的夏桑茶、桑菊茶、茉莉花桑茶、桑茶普洱等药食同源的复合型产品,糕点、面食、饼干等大众休闲食品推进,将功能性需求与大众休闲健康餐饮完美融合。
五是打造品牌,融合发展。要打造绿色蚕桑产品品牌,区域品牌, 国内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要积极向中国有关部门和协会申报中国桑茶之乡,而“中国桑茶之乡”的成功申报将为我市增添一张亮丽的名片,为我市乃至中国蚕桑资源多元开发注入新的活力。建议在市政府领导下,由市农业部门和嘉陵区政府联合组成申报工作机构,制定申报方案和准备相关材料,争取中国蚕学会纳入议亊日程,确保申报成功。要把蚕桑产业与弘扬丝绸文化,开拓文化旅游业相结合,与创新营销模式,电子商务运营相结合,与加大宣传,营造发展氛围相結合,不断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蚕桑产业和综合利用开发转型升级,持续健康发展。
六是精准扶贫,脱贫致富。通过标准化茶用桑示范基地建设,走科研成果转化、经济效益、标准化示范带动辐射的产业扶贫、精准扶贫新路子。2017年春季,南部县、营山县、西充县等地三十多个乡镇桑农仅卖桑芽一项收入3万多元的农户达30多户,收入1万元以上的农户达100多户,南部铁佛堂乡鲜义泽收入近15万元。老百姓春季卖嫩桑芽亩收约4000多元,夏秋季养蚕或卖成熟桑叶可达3000多元,传统栽桑模式下,老百姓栽桑亩收益可达8000元以上,专用茶桑种植收益会更高。中国蚕学会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给桑农算了一笔账,种植茶桑专用品种,通过矮化密植以及多级分叉剪伐技术,嫩芽嫩叶采伐一年可增加到6茬,嫩芽嫩叶亩产量可提高至400-600公斤,按现行平均收购单价30元/公斤,桑农仅嫩芽嫩叶收入最低可达1.2万元/亩。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