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百色靖西:绿叶银丝同奏富民曲
 

百色靖西:绿叶银丝同奏富民曲

来源:百色新闻网--右江日报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7-05-17   |  阅读次数:257次

 “今天我销售的鲜茧,是今年饲养的第二批蚕茧,一共1.5张78公斤,收入近3900元。”5月9日,在靖西市化峒镇力行村蚕茧流动收购点,蚕农陆福东的脸上堆满了幸福的笑容,他一边将存折递给收购员登记一边说。

    今年刚过60岁的陆福东家住化峒镇五权村玻珠屯,一家共5口人,儿子儿媳外出广东打工,自己和老伴在家照顾孙女。以前靠种植水稻和玉米来解决柴米油盐和孙女读书的问题,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4年,县里实施种桑养蚕优惠政策。2015年,陆福东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种了2亩桑苗,开始走上种桑养蚕的致富道路,当年收入8000多元。2016年,陆福东种桑养蚕纯收入13000元。种桑养蚕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为此,陆福东打算今年扩种桑园2亩,使桑园总面积达到4亩。目前,他已饲养小蚕两批,收入8000多元,预计今年养蚕收入将达到2.8万元。

 
    “我们俩老人在家种桑养蚕,一年收入不比儿子儿媳外出务工差。”陆福东自豪地说。是的,随着陆福东走上种桑养蚕致富道路后,全家的收入渐渐增加了,腰包也鼓了起来,日子也越过越好。在靖西,像陆福东这样腰包鼓起来的养蚕户比比皆是。
 
    近年来,靖西市将桑蚕产业作为“6+1”特色农业产业来抓,围绕打造10万亩优质桑园目标,组织干部职工深入村屯宣传动员,并组建文艺队深入乡镇开展“发展桑蚕产业,拓宽增收渠道”文化下乡巡回宣传演出,把发展桑蚕产业的市场前景和各项优惠政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推动桑蚕产业不断扩大。加大扶持力度,每年安排桑蚕生产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桑苗采购、小蚕共育室建设的扶持,目前该市已建有小蚕共育室17座。抓好示范样板建设,建成南坡布龙、安德马翁、龙临布汉、化峒力行、地州乐村等十几个示范基地,以示范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桑蚕生产。聘请经验丰富的种桑养蚕能手担任乡镇桑蚕生产技术指导员,形成市桑蚕生产技术指导员包乡镇、乡镇技术员包村街的工作机制。加大种桑养蚕技术指导培训力度,农业部门每年开展桑蚕生产专题技术培训100期,培训蚕农1万人次。同时,该县还组织乡镇干部、技术员及养蚕大户等到自治区蚕业总站培训学习,消除农户在桑蚕生产中的认识误区与技术盲点,实现养蚕一户、成功一家、带动一片的目标。
 
    2016年,靖西市的桑园面积发展到 6万亩,鲜茧产量达195.3万公斤,蚕农售茧收入761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01%和102.6%。今年,该市新种桑园面积2.3万亩,桑园总面积8.3万亩。截止5月1日,该市已养蚕1.4万张,上市鲜茧22.79万公斤,产值1144万元。预计今年鲜茧产量将达到230万公斤,产值1亿元。
 
    在加快推进桑蚕产业发展的同时,该市还成功引进了鑫晟茧丝绸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提高全市的蚕茧收购能力,解除蚕农后顾之忧。目前,桑蚕加工企业靖西鑫晟茧丝绸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投产12组全自动缫丝生产线配套的煮茧及复摇设备,2台日处理10吨鲜茧的自动化烘干机,年产白厂丝300吨,实现产值2亿元以上。
 
    “我们在每个片区都设有鲜茧收购点,方便蚕农销售蚕茧。蚕茧的保护价为40元/公斤,如果市场收购价格高于保护价,就按市场价格进行收购。”靖西鑫晟茧丝绸科技有限公司采购部经理谢腾盛告诉笔者,今年蚕茧的收购价格达50元/公斤,蚕农只管放心养蚕,不用担心市场价格的波动。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