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云南云县:茶房乡养殖“小蚕桑”带来大收益
 

云南云县:茶房乡养殖“小蚕桑”带来大收益

来源:新华网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7-05-09   |  阅读次数:353次

“我今年53岁,由于岁数大,技术又没有,外出打工还没够生活费。2015年种桑树10亩,开始养桑蚕,当年得了7200元、2016年得了18000元、2017年可得到20000多元。种桑养蚕产业非常好,比种玉米、稻谷,外出打工效益好多了。”云县茶房乡文雅村大村组村民张天明高兴地对记者这样说道。

    “我家孩子小,又读书,家中还有老人需要照顾,所以,我无法外出打工。2016年开始养蚕,当年收入18000元,2017年可收入25000元。我在养蚕过程中既能送孩子上学,照顾老人,还能有不错的经济收入,这个产业很适合我们农村发展。”文雅村大村组村的张春芳又这样欣慰地对记者说。


    据了解,2015年以来,茶房乡为走好植桑养蚕这条特色致富道路,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助力植桑养蚕发展。一是宣传发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组织了全乡有种桑养蚕愿望的乡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了凤庆、景东等地参观学习。让群众学到了植桑养蚕的方法。邀请了凤庆、景东等地的养蚕大户到农户家面对面传授养蚕技术。二是宣传培训。聘请了植桑养蚕的专家来当地讲课,组织乡村种桑养蚕技术培训会25次,现场观摩15场次,学习人数达2500多人。三是服务带动。积极向上争取桑蚕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良桑苗繁育、载桑补助、养蚕大户设施补贴。公司与农户紧密配合,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取得了好的成效。2016年,全乡村民养殖桑蚕收入突破60万元。

    2017年以来,该乡为进一步使养蚕成为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了桑园 1500亩以上,每个重点村不低于200亩。积极培养了重点村和种桑养蚕示范户,继续在文雅、文茂、村头、茶房等4个村,培养一批重点村和种桑养蚕示范户、典型户。目前,桑蚕生产基地小蚕共育区已培育了200余张蚕床,投放了600多万条蚕苗,今年,全乡养蚕收入预计可达80余万元。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