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黔江:贫困户务工返乡栽桑养蚕脱贫
来源:华龙网 | 作者:佚名
| 发布日期:
2016-12-16
| 阅读次数:386次
“我要把干枝、干桩剪掉,不然容易藏害虫,来年的虫害就严重,这30亩桑园可是我家的‘摇钱树’。”在黔江区太极乡太河村一片桑园里,养蚕大户李秋菊一边忙着剪枝一边高兴的摆谈自家的脱贫历程。
致富无门艰难度日
李秋菊一家6口,公公婆婆常年生病,每年看病吃药开支很大,加之两个孩子正在读书,零零散散每月也要花费不少,一家人的生活来源主要依靠夫妻二人外出的务工收入。因为缺乏一技之长,李秋菊打工都是靠出卖劳力,收入不稳定,一年到头只能春节才回家一次,生活一直过得比较紧紧巴巴。为此,多年来一直被评定为贫困户,依靠国家的政策支持勉强度日。
干部帮扶栽桑养蚕
2014年,李秋菊家被定为市级贫困户。“传统种桑养蚕行业成本低、回报高,技术要求也不高,为何不养蚕呢?”在结对帮扶干部的指点下,李秋菊如梦方醒,第二年,她和丈夫商议之下,把自家的10亩荒地开垦出来,又从邻居那里流转了20亩农田,开始大规模的种植桑树养殖桑蚕。
为掌握一门过硬的蚕桑种养技术,李秋菊经常前往向乡科协、乡蚕茧站咨询,经过不懈努力,基本掌握了从桑园的刷白、剪枝到蚕房的消毒、上蔟全套技术。
初尝甜头扩大规模
今年来,李秋菊的桑园渐成规模,一次性养蚕5张,全年共养了20张,一张蚕茧产量都在75斤以上。“收购价加上蚕业公司的补助每斤18.5元,一年下来蚕茧收入将近3万元,比打工收入多多了。” 李秋菊介绍说。
下半年,在帮扶干部的发动下,李秋菊申请了3万元小额扶贫贷款,修建了小蚕共育室,共育小蚕289张,获得了额外收入2.2万元。
“科学栽桑养蚕很重要,我家养蚕一年收入超过5万元,不仅一举摘下了穷帽子,而且还能照顾到老人和娃儿,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呀。” 谈起今年的蚕茧收入,李秋菊念念不忘依靠科技养蚕的好处,喜笑颜开地说。